有趣的科普冷知识生活小常识100条
转眼间已经快10月末了,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到来,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趁着这波多薅点“羊毛”,囤一些生活中需要的东西
转眼间已经快10月末了,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到来,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趁着这波多薅点“羊毛”,囤一些生活中需要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囤货的习惯,有些可能是因为便宜,有些则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安全感”。要是喜欢囤日用品还好说,如果喜欢囤食品,那就稍微有点麻烦了,一不小心超过了保质期,吃又不敢吃,扔掉又觉得浪费。
为什么有的放一年半载都没问题,有的却需要在几天内吃完呢?今天,小君就带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其中,“保持品质”有两层含义,一是食品的安全性,二是食品在外观、风味、口感等特性上的品质。
简单来说,食品保质期就是厂家给消费者划定的一个“放心食用”的期限,告诉你这个东西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好吃。如果过了这个期限再吃,万一有什么问题食品生产商就不用再承担后果了,因为毕竟已经提醒你要早点吃掉它了。
虽然食品保质期的定义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测算中却比较复杂。因为食品的风味、变质的速度容易受到外界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光照、污染物等。
比如一片面包,在密封的条件下大概能保存一周的时间,如果去掉包装放到太阳下去晒,可能用不上一天就变硬不能吃了。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参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保质期生活小常识100条,或者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结合食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可能的储存条件等因素,确定保质期。
要想计算出比较准确的食品保质期,还是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测定,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为长期稳定性实验和加速破坏性实验。
在实验当中,一组经过特定训练的成员,会定期对产品的外观、质地、风味、可接受程度等方面作出评价,看似简单粗暴的方法,其实是最能够贴近大众真实的食用过程,从而有效保证了消费者的体验感有趣的科普冷知识。
一般来说有趣的科普冷知识,通过实验得到食品开始变不好吃的天数,乘以0.7-0.8的系数,就得到了该食品的保质期。
如果在某个时间,微生物的总数超过了某个固定值生活小常识100条,即使食物吃起来没什么变化,但也可能对健康产生威胁,不能再继续食用,这些方法也让食品保质期的测定变得更加谨慎和安全。
长期稳定性实验适用于一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因为几天就可以搞定。但对于像饼干、罐头等不太容易变质的食品来说,一般则采用加速破坏性实验的方式来测算保质期。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为地恶化食物的储存条件,比如升温、加湿等加快试验品变质的速度,再通过计算各种可量化的指标以及各方面综合考量,推算出食品正常的保质期。
当然生活小常识100条,仅仅靠生产厂家自己确定保质期还不够,在出厂和流通的过程中生活小常识100条,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国家规定的质量检查生活小常识100条,最终食品才会来到消费者手中。
在生活中,如果一种食物超过保质期很长时间,我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扔掉,但如果只过期了一天,就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吃掉or扔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事实:食品的变质是一个持续的生活小常识100条、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保质期内毫无变化,只要一过保质期就立刻变成“毒药”。
对于长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食物来说,如果按照要求储存,在保质期内主要是风味和质地的改变,一般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过期一天问题不大,但仍然不建议食用;
对于短保质期(30天以内)的食物有趣的科普冷知识,哪怕只过期一天,微生物超标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吃了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建议应该立刻扔掉。
坊间一直有类似的传言,保质期长的食品都是添加了防腐剂,虽然不排除有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这样做,但不能简单的把食品的保质期和防腐剂划等号,食品到底能够保存多长时间有趣的科普冷知识,主要和自身的性质以及生产工艺密切相关。
有些食品本身就能够储存较长的时间,甚至都没有“保质期”,比如纯天然的蜂蜜、食盐、高度白酒、老陈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