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头条 新闻智慧城市新闻稿
2021年12月10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正式提出成都将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印发《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等20个重点产业,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链长制”,推动政府重点支持与市场化机制并重、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推进并行
2021年12月10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正式提出成都将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印发《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等20个重点产业,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链长制”,推动政府重点支持与市场化机制并重、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推进并行。
2022年初,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实施方案》,聚焦建圈强链、做强实体的“重大产业项目攻坚行动”,规划引领、功能集成的“重大基础设施提能行动”,共建共享、可感可及的“重大公共服务倍增行动”三大行动,谋划提出4大类13个方面重点任务,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1月29日今日 头条 新闻,由成都市发改委编印的《成都市市民价格信息指南》(2022年)正式发布。《指南》涵盖了水电气、教育、机动车停放及成都市部分景区等的价费标准,各项价格收费一目了然,有助于市民便捷查询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价格收费标准。
在2022年成都市“”上,《成都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市发改委制作5分钟短视频及图解长图,通过一组组关键数字,让市民速读过去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各项任务所取得的成绩、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以及“增强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作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等7方面重点工作。
2月28日,《成都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正式发布,共编列市重点项目900个,总投资250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75亿元。2022年市重点项目计划编列工作锚定产业建圈强链总体目标,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新经济产业优势细分领域,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促建。
2月7日,《2021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对象名单》公布,表彰了先进集体80个、先进个人150名。2021年,成都加快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以及“公园城市示范区”,城市的发展背后,离不开平凡英雄们的努力和付出,他们是城市的微光智慧城市新闻稿,汇聚成城市前行的力量。
成都智算中心项目一期项目预计于2022年4月竣工,将对外提供算力服务。作为“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是强大的算力“底座”。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包含“一中心、三平台”,将结合成都在西部的经济、科技中心地位,承接国家重要需求、科研创新和战略落地。
3月26日,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总结了2021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了2022年发展改革重点目标任务。会议提出,2022年要着力做好8个方面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调整、产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攻坚、智慧蓉城建设等重点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开创发展新局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6部门印发《关于2021年(第28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我市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百利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成都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57家,位居中西部前列。
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该《方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城市现代化示范,旨在为全国大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实现转型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经验,是成都从全面小康迈向全面推动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对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4月11日,成都市正式公开《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助企30条”)。“助企30条”政策涵盖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支持重点行业稳定发展、强化服务业企业帮扶激励、促进外资外贸更好发展、支持市场主体扩大项目投资、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要素保障、优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8个方面,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健康发展。
3月24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重大项目拉练活动举行,提出要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印发《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今年重点工作,包括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集聚关键资源要素、拓宽产业发展空间等。
2022年4月,《成都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规划》以提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基建三大数字经济新要素的供给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智慧蓉城丰富的数字应用场景牵引作用,找准成都发展数字经济的动力源和切入点,系统谋划成都数字经济的五年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成都市数字经济发展有了明确的方法指引。
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由企业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协同创新机制,组建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唯一布局的国家级生物靶向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将围绕生物靶向药物研究与产业化,搭建靶向序列发现及优化、快速筛选与成药性评价、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和工程化研究等4大关键共性技术平台。
5月18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正式发布。《行动计划》深入贯彻习总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批复要求,全面落实《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各项任务,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示范区建设,提出27个方面69项具体行动措施,对落实《总体方案》各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成都市重大项目招引促建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红黑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对全市重大项目招商引智和促建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每季度根据得分排名对区(市)县上榜情况进行通报。成都通过建立重大项目招引促建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红黑榜”机制,将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投资比学赶超深厚氛围,形成竞相进位态势。
2022年6月,在全面落实国家、省上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成都发布《增强发展韧性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稳增长40条”)。“稳增长40条”在财税、金融、产业建圈强链等9个方面加力加度,出台了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举措,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为全国、全省扎实稳住经济大盘贡献成都力量。
6月20日,成都发布首批《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机会清单紧紧聚焦“两新”时代使命、“三区”发展定位、“三高”发展要求,围绕生态、生活、生产、治理四大领域,发布了项目建设运营、企业(项目)招引、产业协作配套、产品(服务)采购、解决方案征集、规划设计编制、技术联合攻关、活动策划举办、人才和融资需求等十大类共1070条供需信息,投资估算5800亿元,聚力将城市重大发展机遇转化为人人尽享的“机遇之城”。
2022年6月,《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提出了加快空间转型、产业转型、生活方式转型、治理转型4个方面共14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绿色成为公园城市最鲜明最动人的底色,走出一条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7月7日,“成都发展改革”小程序正式上线。小程序汇聚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稳一保”系列政策,最新政策随手查。即时发布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十四五”专项规划等最新城市机遇,城市发展热点信息快速看。提炼有关成都发展改革重要政策文件的干货硬货,带你一图看懂,是市民朋友工作、生活上的得力助手!
7月11日,《2022年成都市重点项目融资机会清单》重磅发布。《机会清单》共有省、市、县重点项目108个,总投资2436亿元,总融资需求1114亿元。《机会清单》的发布,有助于聚合项目业主、民间资本、金融机构三方联动,推动重点项目更好助力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和实现既定目标任务。
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成都简阳市和彭州市两地上榜。简阳市由去年的第100名上升至第93名,彭州市为首次进入榜单,位列第95名。这背后有着省市精心培育指导,在全省层面予以政策扶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争创全国百强县支持奖励办法和镇培育工作方案;在成都层面予以精心培育,培育发展标杆,推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县建设取得突破。
7月12日,全市“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和项目集群现场会召开。省委、市委施小琳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更加突出重点片区和项目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三个做优做强”加快突破成势见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疫情期间,市发改委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加强重点生产保供企业供货调度和市场秩序监管巡查,确保全市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走进双流区、锦江区、金堂县等区(市)县实地探访,全市各大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粮油、猪肉、蔬菜等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成都项目很“大”:总投资280亿元,仅是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满产后,年产值就预计达120亿元至150亿元。此外,它也将填补成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端制造业空白。但在业内,“快”才是中创新航成都项目最显著的标签。毕竟去年,项目刚签约时就曾引发轰动:“一个百亿级的项目,68天就能拿下,创造了行业奇迹!”
这是一个资源高效集成、产业协作配套、主体融合共生、市场开放共享的故事。从轨道交通车辆及零部件设计、制造,再到维修以及运营维护,这是成都中车长客作为“链主”企业本身的实力。高达63%左右的本地配套率,则印证了“链主”集链成圈的能力。成都明确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轨道交通等方面的21条产业链,特别明确产业建圈强链中要注重对“链主”企业的培育。
成都市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分批次向市场投放部分政府冻猪肉储备,与国家、省投放猪肉储备工作形成合力。市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关注猪肉市场动态,建议养殖场(户)、屠宰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保持正常出栏节奏,相关企业有序释放猪肉库存,增加市场供应,共同维护市场供应和价格秩序稳定。
华能彭州燃机项目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项目,是“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重大支撑性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利用小时数2500小时、年发电量20亿千瓦时,建成后可实现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可有效提升超大城市能源安全韧性水平,对优化电源点布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针对“8·25”疫情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冲击,成都市及时制定出台《成都市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加快经济恢复的政策措施》,以政策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为市场主体“输血”“打气”“加油”。“纾困10条”一是聚焦在前两轮政策的基础上优化扩围,二是相比前两轮政策更加聚焦简明普惠,三是聚焦提升企业获得感着力实施直达快享。
“8·25”疫情发生后,市发改委机关及下属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豪迈与担当,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疫情大考中冲在前、干在前、挺在前,踊跃参与全市和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发改铁军战斗力凝聚力。发改委的青年干部们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初心使命。
市发改委梳理了2022年1—9月间国家、四川省、成都市的相关政策,从减税降费、资金支持、金融支持、人才就业、科技创新、权益保障六个方面提取汇总了政策要点,每项政策标注了适用行业和企业类型今日 头条 新闻、政策原文链接,并附上成都市级相关部门政策咨询电话,方便查询使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在24个基地中,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位列其中。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将与其他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一起,在健全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保障区域生活物资供应、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自2022年10月起,成都发展改革推出“喜迎二十大•公园城市 成都示范”专栏,滚动刊发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首期文章聚焦“绿色生态”“美好生活”“宜业环境”“现代治理”四个方面,讲述成都市全力塑造提升公园城市优美形态、锦江区打造全龄友好公园社区、双流区打造高能级空铁多式联运枢纽、金堂县系统推进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等典型案例。
11月8日,2022年度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网络投票通道开启,对成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生动实践中具有创新示范、取得突出实绩、具备推广价值的案例进行投票。此次评选旨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展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着力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
12月1日,成都铁路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正式开工建设。成都铁路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位于成都市西南部,线路自在建的成都至自贡铁路天府站引出,经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市双流区、新津区,眉山市彭山区,成都市邛崃市、蒲江县,引入已开通运营的成都至雅安铁路朝阳湖站。项目建成后,将促进枢纽内车站互联互通,提升枢纽内运输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枢纽功能。
12月5日,四川食品智慧城市新闻稿、医药、汽车、家具、农产品等行业31家外贸企业40人乘坐商务包机飞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开展为期9天的经贸促进活动今日 头条 新闻。通过拜访新老客户,参加知名展会,考察调研当地商协会和商贸企业等方式,深化合作意向,掌握行业动态趋势和投资环境政策,拓展经贸往来。这也是四川省近年来首次商务包机“组团出海”赴欧洲拓展市场活动。
12月23日,市幸福办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老旧小区改造等9大民生重点领域,编制了《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2022年第二批民生项目机会清单》,共计释放政府、企业两端供需机会287项,其中项目需求清单233条、公共服务供给清单54条。期待与社会各界共担使命、共享机遇,以机会清单为媒,共同推动十大工程加快落地见效,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城市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