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句子城市发展研究 杂志助力城市建设
城市地下考古遗址是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是目前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市地下考古遗址是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是目前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中对地下历史景观和地下公共空间进行整合,不仅能减少对城市地下历史景观造成破坏城市发展研究 杂志,还能充分发挥历史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塑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促进城市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保加利亚谢尔迪卡古文化与交通综合体为例,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历史景观的营建经验,以供中国参考。
现代城市化浪潮中,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重要性已在全世界形成共识。城市化加深过程中,如何在保持城市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历史景观不受破坏助力城市建设,是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挑战。在城市历史上,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地层不断积累增高,许多建筑遗址被掩藏在现代地面之下,同时也有大量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遗物遗留在历史地层中[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城市都产生了发展地下空间的需求。为了保持城市运行的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对城市中心地区土地的深度开发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2]。在规划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时,如何保护和整治城市的地下历史景观,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城市地下历史景观和公共空间进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是中外历史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基本方向。于2010年启动、2016年完工的位于保加利亚索菲亚市中心的“谢尔迪卡古文化与交通综合体”(Ancient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on Complex “Serdika”),结合了城市地下交通、文化遗迹保护与展示,以及商业与城市文化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是欧洲近年来城市地下景观和公共空间整体营建最大型的实践项目。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对于城市地下历史景观的保护策略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将以此为例,探讨城市地下历史景观的保护和实践,以期为正在发展地下交通的中国历史城市提供参考。
城市的中心地区通常是城市传统的活跃中心,这些地区往往经历了历代的建设,保留有大量的文化遗迹,是传统城市风貌保留较好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城市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开发往往已趋饱和。除了向上空发展之外,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不少历史城市也希望借助修建地铁缓解交通拥堵,推动经济发展。对城市传统中心区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整合地铁站、地下城市广场、地下停车场、地下购物中心等公共和商业设施,创造多功能、复合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商业、文化空间助力城市建设,能够避免基础设施对城市历史景观的破坏,增加土地的使用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3]。然而,在享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地下遗产所造成的威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未考虑到对地下考古遗址的保护,会对城市的地下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现代的城市规划越来越提倡采用整体的方法对城市的历史环境进行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既是一种新的保护模式,以期城市保护能够尊重城市不同历史文化脉络的价值、传统与环境,重新定位遗产在空间发展中的中心地位[4]。教科文组织2011年在《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中》中建议将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城市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提倡在进行当代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开发时运用景观手段,来保持城市的特征[5]。在城市发展走向地下的今天,城市历史景观也被扩展到城市地下空间之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发表的《关于历史地区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书》中定义,城市历史景观指自然和生态环境中的建筑物、结构物群和空地(包括考古学和古生物学遗址)[6]。历史地层中的建筑物基址、城墙、道路、排水通道、先民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等重要遗迹和文物,为考证城市的历史留下了坚实的实物证据,也为公众学习和了解城市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7]。地下历史景观的保护,需要在城市规划开发时,将城市地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各项功能进行整合设计,从而更好地保持城市的特色和社会凝聚力[8]。
目前针对历史景观保护的原则城市发展的句子,各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验。总体上来说,地下历史景观保护需要遵循不得破坏景观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两大原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景观设计在满足交通需求和促进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尊重城市地下考古遗址原有的形态与景观布局,在规划与设计决策时,绝不能破坏原有地下考古遗址的线]。地下历史景观是地下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协调地下空间的环境进行统一的整体设计。在对地下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注意保护不同历史地层中遗址的历史信息,在对历史景观进行修复时,注意保存遗址原有的形式、材料与工艺[9]。
关于地下遗产的保护策略,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原址保护(In situ)和非原址保护(Ex situ)两方面,两个方面又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10]。非原址保护是较为传统的保护策略,尤其针对地下遗产中所出土的文物,多以现场收集、实验室内修复、博物馆展览为主[11]。地下遗产的原址保护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保护策略[12]。由于原址保护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遗址原有的历史与空间结构,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遗址保护的首选策略[13]。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是多种保护方法同时应用,保护策略与保护方法的选择遵循遗产本身的特性、重要性、工程实施的条件、所适宜的修复保护环境[1]。
关于地下历史景观的营建,在国外已经有不少相关的实践助力城市建设,大型实践项目往往与历史城市的地铁开发息息相关。希腊雅典地铁工程中对地下历史景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设计,考古发掘面积大,时间长,地下历史景观保护与展示的方式多样[14],其中包括在地铁站内设置文物展柜,遗址展示与地下交通功能进行有机结合等。意大利那不勒斯地铁沿线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时,注重城市地下遗迹相互间的呼应关系,对城市地下历史景观进行了总体规划[15],地下历史景观设计在保留历史风情的同时融入了现代材料与结构,营造出古今交融的时尚感。同样地下遗迹埋藏丰富的罗马,也将地下遗迹当作城市地下文化资源,在一些地铁站点对地下历史景观和地面建筑进行了综合设计,空间的纵向整合度很高。
索菲亚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历史中心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历史景观层次丰富。这里最早是色雷斯人的居住地,并以其部落名称命名为“谢尔迪卡”(Serdica)。公元前29年,罗马帝国在此设立色雷斯省的行政中心。公元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展,谢尔迪卡逐渐成为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商业中心,是古代东西方商贸交流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丝绸之路交通网络的一部分。谢尔迪卡古城位于今天索菲亚市中心的拉尔戈广场地下,遗迹十分密集。这座古城遗址作为保加利亚辉煌时期的代表城市发展研究 杂志城市发展研究 杂志,对于佐证国家历史,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拉尔戈广场又是保加利亚最重要的空间,广场周围的建筑均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著名设计师团体的代表作品,其地位有似于北京的广场(图1)。
在索菲亚市的规划中,城市最重要的两条地铁线,一号线和二号线恰好在拉尔戈广场交汇(图2),在这里建设地下交通体系,对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新加入的地面结构需要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协调,并兼顾对广场庄严氛围所造成的影响。而地下历史景观则需要和城市地下交通和公共空间进行整体设计,以营造地上与地下统一协调的三维历史景观,通过对地下遗迹的保护与展示,塑造全新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
对城市地下历史景观的设计需要借助以往的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对城市地下遗产的埋藏情况有总的掌握和预测。根据文献和对同时期其他罗马城市的考察,考古学家复原了谢尔迪卡古城的面貌。这座古城建于公元1—6世纪间,为西北缺角、南北略长的长方形。城市周围建有遍布塔楼的城墙,四面开设附带瞭望塔和堡垒的城门。古城中央是贯穿南北与东西城门的十字大道,在市中心的城市广场交汇。城市中有完备的上下水系统,中央多被政府建筑占据,另有露天剧场、公共浴室和巴西利卡等大型公共建筑,城市内外还分布着诸多豪华的私人宅邸和别墅等(图3)。
工程规划前期,设计人员在考古人员协助下详细考察了周边已发掘的遗址。拉尔戈广场东侧为谢尔迪卡古城的东大门,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后一直在地下人行道内展示。广场西端为露天展示的古城西大门。通过古城平面复原图和已发现遗迹的位置可以确定,贯穿谢尔迪卡古城的东西大道正埋藏于拉尔戈广场地下,工程所涉及的大道两侧为古城的核心地带,应有丰富的遗迹留存。此外,在拉尔戈广场西端还有一座半地下的中世纪教堂城市发展研究 杂志,也是该工程需要考虑的重要节点。规划人员据此划定了工程开挖的大致区域,预测了重要遗迹的位置,并规划出未来扩展开发的区域范围(图4)。
对工程所在地的遗迹分布做出较为准确的推测后,由建筑师和考古学家共同议定具体的发掘范围,建筑师开始综合体方案的初步设计,考古学家开始地下遗址的发掘,将有价值的文物进行记录、修复和保存,测绘整个遗址的布局,并对各部分历史价值的高低、展示环境的适宜性,以及能够接受的改建程度做出判断。
完成抢救发掘后,建筑师根据考古人员的建议,对初始方案进行修改,完成地铁站和地下古文化交通综合体的深化方案。整个综合体由南北和东西两部分组成,平面呈“L”形。南北向发掘范围9 000多m2。该方案根据遗址的位置与特性,分不同区域采取了个性化的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策略,重点兼顾地下交通与遗迹保护和展示两种功能(图5、6)。
对各项功能在不同深度进行分层整合助力城市建设,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其关键是在不干扰地下历史景观所在地层的基础上,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2号线地铁车站与地下展厅对不同深度的空间进行了分层利用(图7)。地面以上是索菲亚南北向的交通要道—玛利亚·路易扎大街(M. Luiza Blvd.);地下3~6m的浅层是遗迹所在地层,在此设置了室内遗迹展厅,展厅西侧以玻璃幕墙与遗迹下沉广场连为一体,同时结合交通功能设置了地铁入口、商业店铺和旅游咨询等;地下6~13m为覆土层,设置了管线m的最底层是地铁站台和站厅,上距遗迹层约7m,以避免地铁修建和运行对遗迹产生干扰。
遗迹的露天展示是地下历史景观最具感染力的表现方式。露天展示的遗迹要经受风雨和日照的侵蚀,因此需在修复过程中对其进行加固,并在脆弱部位设置保护罩。遗迹露天展示通常采用下沉广场的方式,在周围设置适合俯瞰的休息平台。
从2号线地铁站两侧入口出站,即可进入露天下沉广场,这是整个综合体最引人瞩目的部分。该露天展区与地铁站内的地下展厅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南北向的矩形下沉广场。与地下展厅相对保守的保护方法不同,露天遗迹使用了更为激进的修复手段。遗址经过清洗与加固;部分墙体采用能够明显区分的现代材料进行加高,以增强视觉效果;较易损坏的建筑构件外部设置了保护罩;地面铺设了保护材料,允许游人进入自由参观。在室内展厅中城市发展的句子,游人只能站在架设的通道上观看遗迹;在这里则可置身于遗迹之间,切身体验不同建筑结构原本的布局和功能。露天展区设有夜景灯光,在夜晚可营造出不同于白昼的气氛(图8)。
在城市中心开发地下空间综合体,必须同时考虑保护中心广场的功能与意义。拉尔戈广场为东西向,地上东、南、北三面皆为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地下为遗迹层。作为首都主广场,拉尔戈广场具有特殊的与历史意义。保加利亚每年重要的集会、文化教育和群众活动等均在此举行。因此,在此地加入现代构件需要十分谨慎,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不能破坏地上与地下城市历史景观的氛围。
广场东端用玻璃穹顶覆盖。钢与玻璃结构的穹顶具有透明性与纪念感,能较好地与周边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协调,并可对遗迹进行覆盖展示,实现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在广场上能够透过穹顶看到下部的遗迹,周围的建筑也能倒映在玻璃中;地下遗址层光线充足,向上还可透过穹顶欣赏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这在巴黎卢浮宫前庭和伦敦大英博物馆中厅等改造项目中都有应用。
谢尔迪卡综合体保留了广场西端的地上空间作为集会场所,保留了原来的铺地和花坛,以营造肃穆庄严的气氛。同时,广场东端由于建造玻璃穹顶而失去的集会空间,被移至拉尔戈广场地下,以举办以地下遗迹为背景的演出或音乐会,丰富市民的娱乐生活(图9、10)。
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展示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结合设计恢复与利用遗迹原有的功能,从而使其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获得新的生命,因此被称作遗迹的活化利用。这种方式必须以不破坏遗迹为前提,新的功能需要与遗迹原有功能相呼应。
该工程考古发掘出谢尔迪卡古城的东西大道。这条大道原名德库曼努斯大道(Decumanus Maximus),建于公元6世纪,采用大型石板铺设,两侧曾有华丽的柱廊。发掘出的道路长60m,宽6.4m,仅为原宽度的一半。该工程将古罗马大道结合进地下交通中,恢复其通行功能,供人在地下穿行。建筑师在部分原有柱础上部分复原了廊柱,重新营造出古典柱廊的意境(图11)。
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原则是保证历史城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受到影响。其中,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包括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而考古遗址的真实性特别存在于遗址是否真实传递了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主要包含范围上的完整性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考古遗址应当尽可能保持自身组分和结构的完整,以及与所在环境的和谐与完整,尽可能减少劣化和受到外界的破坏,同时在修复时应避免作伪。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保护方式都是根据当代的价值理念,对该地区历史与文化的阐释,其中包括了对遗迹各部分是否进行移除、添加与改造的决定。
索菲亚市中心的交通综合体针对地下遗迹的不同区域,采用了不同的保护策略,这些策略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室内展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雨等自然气候侵袭对于遗址造成的破坏,减缓遗址自然劣化的速度。同时对游人参观线路进行限制,也能够减少对遗迹造成扰动。与之相比较,露天广场的展示需要对遗迹进行加固与修复,这无疑会对遗址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游人能够自由进入其游览参观对遗迹的扰动也较大。但是遗迹的露天展示将遗址紧密融入了当代城市公共生活中,创造出了新的精神场所,更好地向人们传达了遗迹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城市发展研究 杂志。工程中所加入的现代结构经过了专业的设计,能够和谐自然地融入环境中,减少了对遗迹真实性与完整性的破坏。最值得称道的是德库曼努斯大道的活化设计,该设计使得古城原有的大街重新恢复了交通功能,成为现代交通网络的一部分,很好地保护了遗迹的真实性,充分传递了遗迹所保存的历史信息。总的来说,该案例所采用的各项保护策略较好地保护了地下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了谢尔迪卡古城原有的风采。
谢尔迪卡古文化交通综合体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地下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整治相结合,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中国地下文物的埋藏非常丰富,随着城市化的加深,许多历史城市都开始了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其中城市地下交通网络的拓展与更新由于涉及范围大,影响面广,工程重要性高,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最为错综复杂。北京、南京、西安助力城市建设、福州等历史城市,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都曾经遇到过地下遗产保护的问题。目前中国对于地下遗产的保护方式多局限在设计线路时进行避让,或意外遭遇时进行抢修性发掘,整体切割进行保存等方式。这些方式不仅使得线路的设计和工程期限受到影响,而且难以充分发挥城市地下遗产的文化作用。
采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方法,为中国地下空间开发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和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并非必然相互冲突,如果能够正确地进行规划,两者会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城市的地下历史景观是城市历史的物质呈现,是人们能够以实物的方式接触到历史的主要方式。通过将地下空间开发与遗址保护与展示进行整合设计,将城市地下遗迹重新展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重新融入现代城市的肌理,对突显城市历史的延续性,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助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文化活力和社会凝聚力有着重要价值。城市地下历史景观的营建,有利于将历史景观延伸到新的地层中,建立度、立体的城市历史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