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区域概况
您好,我现在外地上班,因为是老家是安徽的,现在考虑回合肥发展,不知道合肥未来十年会发展为什么样的?以后发展潜力大不大? 作为在合肥这座城市待过十几年的新合肥人城市区域概况,我来试探性的从合肥未来产业与科研角度深度剖析来解答这个问题
您好,我现在外地上班,因为是老家是安徽的,现在考虑回合肥发展,不知道合肥未来十年会发展为什么样的?以后发展潜力大不大?
作为在合肥这座城市待过十几年的新合肥人城市区域概况,我来试探性的从合肥未来产业与科研角度深度剖析来解答这个问题。以下说的都是基于相关政策文件或者发展现状的事实总结,欢迎沟通交流,不喜勿喷。
自我介绍:我是合肥买房参谋吴哥,211大学毕业, 十余年房产经验,熟悉合肥买房政策、区域规划与学区,成功指导数千名购房者在合肥高效安心置业。
在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对合肥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全力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支持合肥“五高地一示范”建设,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
合肥自己的2035年合肥远景目标是,奋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可以看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合肥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已确立了九大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还有西安。合肥的目标就是赶上或者超越这些城市。
目前情况是合肥的GDP已经超过了西安城市,个人估计,未来十年估计可以超越郑州GDP水平,达到与武汉差不多的水平。因为官方的东西,尤其是五年规划层面,可不是随意制定目标的,是有着科学严谨的制定流程,有着极大可能是可以实现的!那么.........
可以想见,趁着中国崛起的东风,国内一批城市也必将跟着获得长足的发展城市发展的历史。北京上海深圳将成为国际一线大都市,与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同台竞争。
国内的一些城市城市区域概况,就可以抓住机遇,填补这些大城市一些产业发展上的产能转移与空白,成为国内新一线的城市。
未来一个城市的发展,靠什么?只有在国内国际的产业大分工中占据一席之地,才有无穷大的发展空间。
而基于传统制造业的分工,只能让一个城市富裕。想让一个城市腾飞,飞跃式发展,必须立足于新产业的发展。因为传统的产业比如钢铁生产,服装生产,都已经发展饱和了,后来者压根没有机会再进入获得巨大发展空间。
哪些产业具有先进性?看国家发展规划就行了。国家最新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这些产业布局是基于全球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与国家薄弱环节进行制定的,每个产业背后,都是有非常巨大的国内国际市场。一旦在这个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就会带来无穷大的产值!
我们以汽车行业为例,在传统燃油车制造领域,之前是美系,德系、日系与韩系的天下,尤其是德国,有宝马奔驰全球领先品牌,德国汽车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9%,年销售额达3617亿欧元(2013年数据,当年德国GDP排名全球第四)。汽车制造业可谓德国的支柱性产业,为德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但是未来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新能源汽车全球范围内渠道燃油车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取代德国传统汽车制造产业的原有地位,产生我们自己的品牌,那么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就可以卖给全球城市发展的历史,全球一年需要消耗多少辆汽车?这个市场空间太大了!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的产值空间!
新的机遇,新的赛道!谁占据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前五,基本就可以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前十的领先城市。
合肥目前在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打造中国环境谷),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合肥有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产业),生物制造(合肥有智飞疫苗城市发展的历史、离子医疗中心等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有,但是目前产业等级不高)、新能源(合肥太阳能产业全国领先)、新能源汽车(蔚来、比亚迪、大众在合肥均有),等六大产业方面,均有重要布局。
新型产业发展布局,离不开科研实力与人才支撑!中国目前在一些先进技术产业还有欠缺城市区域概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哪些是先进的科研发展方向呢?同样看国家规划。
在十三五规划基础上,十四五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调整战略规划,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其中,对标国家实验室,打造高水平科学中心研究院8家,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以及深空探测实验室、JH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相继投入运行,环境研究院正加快组建。
“国字号”交叉研究平台加速布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等进展顺利。目前在建及建成交叉研究平台达28个。
可以看出,合肥作为四大科教中心城市,在执行国家科研发展战略方向还是很给力的,执行的非常给力。合肥在国家十四五科研规划中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生物医药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布局发展。只有深地深海、油气勘探没有涉及。
清华大学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合肥位居全球城市第39位、国内城市第6位。2020年,《自然》杂志自然指数(Naturelndex)创始人公布的全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榜单上,合肥位居全球第20位。
合肥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以下是我总结的更多一些合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也许大家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合肥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古老,以合肥为中心的环巢湖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城市区域概况,在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合肥有2100多年的县治、1400多年的府治历史;说年轻,1952年,合肥才正式成为新中国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正在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摘自合肥市政府)。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中部核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3.7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16.22%的人口,贡献了23.94%的GDP,正在向世界级的城市群迈进。合肥2016年获批城市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对标南京、杭州!当然目前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有差距意味着成长空间巨大无比!合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人口转移,技术转移,有着巨大的地理位置优势。
从安徽省内来看,合肥“为皖之中”,距安徽最南、最北,及安徽最西、最东的距离差不多,是安徽省的地理中心,也是安徽的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合肥之所以能成为省会,与其位于全省之中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合肥合肥地势平缓的地理环境也更适合城市建设,没有大江大河,十分适宜城市建设,利于未来城市扩大规模发展城市发展的历史。
2019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全部通高铁,全域迈入高铁时代,各个地市到达合肥更加便捷,合肥对各地市吸引能力进一步加强!
合肥现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个县,以及1个县级巢湖市。蜀山区内部又细划出政务、高新与经开区,包河区又细划出滨湖新区,瑶海区又细划出新站高新区,所以一般本地人称合肥有9个区。
2011年居巢区改设为县级巢湖市,新设的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为合肥内湖。
合肥市国土总面积1144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2%,其中,市辖区面积1339平方公里。根据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936.99万人,居长三角城市第6位。其中,城镇人口771万人,城镇化率达82.3%;城区常住人口511.82万人,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摘自合肥市政府)
10年前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合肥的常住人口为570.2万人。十年间合肥增长366万人口,首先是巢湖与庐江县部分地区的自然增加,其次是合肥通过经济发展与人才引进吸引,陆续增长的人口数据。如果去除巢湖、庐江县的部分基数,合肥十年的实际增量还是高达180多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8万,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量,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2020年生产总值达10045.72亿元,升至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迈入全国大中城市二十强。财政收入达1432.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762.90亿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8283元、24282元,分别增长6.3%和8.1%,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第4位。
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中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级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城市;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中国家电之都;中国淡水龙虾之都;全国数字城市示范市;2020年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高居全球第十九位,有着强大的教育与科研实力。
合肥拥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科集团38所、中国机械集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各类研发机构1400余个,中央驻肥科研机构8个,建成大科学装置3个。院士工作站65家,在肥工作两院院士133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39户。
尤其是中科大为合肥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龙头作用,198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合肥带来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
自2017年1月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建成、在建、拟建和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2个,装置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
“九章计算”“铁基超导”“嫦娥钢”“质子刀”等一批国际领先重大原创成果相继问世,在量子信息、热核聚变领域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这些国家级的科学大装置极大地增强了合肥的科研实力,培养了众多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较好的大学资源,高中低层级均有,为合肥发展提供高中低各个层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截止2020年底,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7012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3所,在校生113405人。
合肥现在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直属,全国前十)、国防科技大学合肥校区(军委建制领导)、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等本科层级学校19所,为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培养高层级的毕业生。
另外,合肥还拥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职业)专科学校35所,为为合肥工业化提供大量的人员。
合肥交通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因为合肥处于中部地区,可以贯通南边东西。长三角去武汉等中部地区,必经合肥。北京去广州深圳,很多高铁也是必经合肥!
目前,合肥与全国 24 个省会城市(含自治区)和 4 个直辖市均有列车直达;合肥已开通高铁站 10 座,高铁站数量并列全国第 4 位;合肥铁路运营里程在长三角排名第一,超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合肥铁路枢纽布局合肥站、合肥南站、新合肥西站(2025年投入运营)三大主客站。
高铁线年底,安徽省内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329公里,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干线%以上县,全省到达合肥省会都非常便捷。
目前,截止2021年8月底,合肥已建成合宁、合武、合蚌、合福、合阜、合杭、合安等7条高铁,辐射7个方向。合肥高铁已通达全国133个地级市城市,米字型高铁格局正在形成城市发展的历史,成为重要的全国性高铁枢纽!航空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全国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现有40余家航空公司投入运力,执行定期航线万人次。
合肥港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 2000吨级货轮经巢湖、裕溪河通江达海,合肥港集装箱码头2019年吞吐量36.9万标箱。正在开工建设的江淮运河江淮沟通段按Ⅱ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将连通淮河、巢湖、长江,构建起一条连接南北的黄金水道。合肥融入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正在加快构建合肥江淮航运中心。合肥与南京港、芜湖港实现水水联运,与宁波港实现铁海联运。
合肥创新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非常良好,健康,很多产业后期会基于全球领先地位,未来会发展的非常更好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外产业投资与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拉动合肥进一步成为内陆的小“深圳”。
合肥“十四五”规划明确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产业优势,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城市区域概况、新材料、绿色食品、创意文化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300个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
在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对合肥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全力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支持合肥“五高地一示范”建设,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合肥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合肥对自己城市发展目标是: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本回答同步可以回答合肥这座城市未来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合肥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怎么样?合肥城市发展潜力前景如何?为什么很多人到合肥发展?合肥未来能成为一线城市吗?合肥最终能发展展望成多大城市?未来合肥发展成什么样?合肥什么时候成为一线城市?合肥未来发展潜力怎么样?合肥未来发展潜力大吗?合肥未来发展潜力有多大?合肥这个城市发展的上限应该至多不超过中国哪个城市?等等这些以上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以上为【合肥买房参谋】公众号精选的粉丝问题,只说对你最有用的买房操作和建议,欢迎关注及交流。
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关注我下,这样我有持续的动力分享更多的干货知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