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建设现状城市发展指数排名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建造绿色城市的建议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李博)经过五年创建,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森”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验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授予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平原区建造绿色城市的建议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李博)经过五年创建,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森”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验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授予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平原区建造绿色城市的建议。11月17日,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秦涛在城市副中心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述情况中国城市化建设现状。
2017年9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2018年,通州区高标准编制了《通州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现状,并围绕“水韵林海、千年绿城”的森林城市建设愿景,开展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和森林乡村等大尺度绿化工程。
坚持应绿尽绿,增加大尺度绿色空间。城市副中心在上一轮百万亩造林新增19.3万亩绿化基础上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启动实施了《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造林20余万亩。建成东郊森林公园、台湖公园等万亩以上森林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处,建成并开放各类公园51处,建成北运河绿道、运潮减河绿道等375公里。
坚持科学规划,形成“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指数排名。城市副中心在东部实施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等8项工程建造绿色城市的建议,新增生态绿带3.5万亩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促进了京津冀生态协同;在西部实施永顺城市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6项工程,新增生态廊道2.6万亩中国城市化建设现状,增强了副中心和中心城区生态联系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在副中心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打造13处公园,目前已建成9处城市发展指数排名,正推进实施4处。在核心区域,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于2020年9月对外开放,已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野生动物保护基础。2021年至今,城市副中心累计建设了生态保育小区49处,通过搭建本杰士堆、人工鸟巢和昆虫旅馆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拟自然环境。目前共监测到野生鸟类3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
通过五年创建,截至2021年底,城市副中心森林总面积45.42万亩,比创建初期增长17.3%;森林覆盖率33.43%,提高4.96%。林木面积为36829.7公顷,林木覆盖率为40.66%,提高4.38%;副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47%,提高15.82%;公园绿地面积为3331.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8.11平方米建造绿色城市的建议,人均增长5.36平方米;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33%,超过指标要求7.33个百分点;副中心居民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2公里,超过指标要求1.5公里。副中心森林网络城市发展指数排名、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和组织管理五大体系36项创森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并于2022年4月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
秦涛表示城市发展指数排名,“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城市规划的三个层次、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荣誉称号,是一座城市极为珍贵的无形资产。此次副中心成功创森不仅展现了北京平原地区森林城市的独特风貌,为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蓝绿交织建造绿色城市的建议、水城共融的副中心样板,更将“蓝绿交织中国城市化建设现状、水城共融”打造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