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三个阶段城市化进程现状城市与历史文化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虹管理概念,它在适应环境的突然变化和应对大量雨水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此理念在我国各地区得到了积极的推广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虹管理概念,它在适应环境的突然变化和应对大量雨水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此理念在我国各地区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城市化的三个阶段,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
海绵城市(sponge city),顾名思义,是借海绵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在国外,这一概念最早在2006年,被澳大利亚学者特雷弗·布吉(Trevor M Budge)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用这一概念描述理想中的城市与水文关系。其学术用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核心是雨洪管理。
简言之,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具有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和释放雨水。在降雨时,能够通过园林和绿地等实现雨水的渗透、滞留和集蓄; 在缺水时,可以将先前储存和净化的雨水释放城市与历史文化,以循环使用和排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补水。
“海绵城市”理念的兴起,被众多专家学者视作是新形势下拉动投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经济新增长点。但是,海绵城市相当于建一个生态绿地系统,其建设所涉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雨水花园、线性排水明沟、下沉式绿地、透水混凝土、植被缓冲带、人行透水砖等多样化方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孔锋博士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我国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论文简要总结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
在实践中,城市雨水回收系统的规模确定以及建设面临多方面影响,城市雨水回收系统并未真正建成并发挥作用,而且城市雨水回收面临如何处理污染物等问题。当前城市雨水回收系统的建设并未提到应有的政策高度。
其次是城市雨水调蓄设施的建设问题。我国城市用地宝贵而且稀缺,如何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城市雨水调蓄设施是关键一环,核心是城市雨水调蓄设施的类型城市化的三个阶段、规模大小、数量多少均未开展合理论证,因此影响了城市雨水调蓄设施的落地。
第三,海绵设施建设中的数据平台建设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多部门信息数据共享、数据平台共建的问题。虽然海绵城市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融合多部门的官网数据平台并未真正建成城市与历史文化。如何精兵简政,协同多部门致力于海绵城市建设既是政策层面的问题,又是内部职能和权责确定的问题,需要统筹考虑。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在2022年,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会持续增加,仅在场地采用分散式源头削减措施,难以实现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维持基本不变,所以还必须借助于中途、末端等综合措施,来实现开发后水文特征接近于开发前的目标。
“海绵城市”核心在“海绵孔”和“海绵孔”之间通道,还原到城市建设中就是城市中的各个调蓄水设施和给排水系统。海绵城市核心调蓄水方式包括入渗、蒸发、滞留、蓄集等,采用的基本设施有生物滞留带、绿色屋顶、植草沟、雨水花园、储水池等。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城市与历史文化、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就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有专家认为,应当推广高质量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理念是专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而提出,根据其理念,城市地区应尽快全面启动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城市与历史文化,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这不仅可以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减少雨水排入排水管网,而且还可节约冲厕的上千方自来水,减少内涝、节约用水,实现双赢。
海绵城市和低碳城市都属于生态城市范畴,是城市发展的具体生态途径。同时,海绵城市践行了低碳型建设理念,属于低碳城市范畴。
海绵城市建设是最大的碳减排项目之一,除传统数百座城市目录之外,新型城镇化将中国数万个乡镇纳入城市范畴。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城乡发展转型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治理城市内涝风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在城市碳减排行动中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众所周知,海绵城市建设将通过以社区为单元的生态改造,达到城市生态修复的目标。屋顶花园、生态植草沟、生态景观水体的构建,道路和停车场的生态改造,社区气候条件将会大大改善,空调使用时间大大缩短,会直接减少社区耗电量。住宅社区居民家庭的耗电量,或者商业社区、工业社区的耗电量都会直接降低。
据分析,完整的社区生态修复项目将直接降低社区能源消耗在30%以上。按照常规的计算公式,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272千克“碳”,那么海绵社区总体碳减排量将有一个乐观的、量化的统计。当然,在实际量化过程中,具体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需要扣除一个碳减排系数形成的计算数值。
据测算,100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可以吸收325千克二氧化碳。10000平方米的草坪,每天大约可以吸收32500千克二氧化碳。研究表明,绿化复盖率与空气中CO_2浓度有密切关系。当绿化复盖率小于10%时,空气中CO_2浓度要比复盖率40%的地区高五分之二左右;同时还估算出前者由绿化产生的O_2要比后者少一倍以上,深入研究绿色植物在CO_2浓度增高后的生物效应,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是今后城市生态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保护和管理好现有森林,扩大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和生长量,可增加森林对碳的吸收,发挥森林碳汇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遏制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现状,还能美化和改善环境,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功能和效益。比如一棵冷杉30年能吸收111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吸收4公斤左右;1棵成年的沙棘树每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为1.66kg。3A环保漆在甘肃种植30多万棵沙棘林,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减碳与生态扶贫效果。
碳足迹(CarbonFootprint)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指的是一种新开发的,用于测量企业、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城市化的三个阶段。作为对抗气候变化的重要武器,企业和个人通过确定自己的“碳足迹”,了解“碳排量”,进而去控制和约束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以达到减少碳排量的目的。
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减少社区局部水泥硬化地面,水泥使用量将大大降低,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是很长的。通常,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因碳酸盐矿物分解和有机碳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占生产熟料所产生碳排放量的52%,100吨水泥原料石灰石在生产过程中分解会产生约44吨二氧化碳。
另外,海绵城市建设将极大的节约雨水资源,减少自来水的消耗,雨水作为清洁、绿化用水,而生产1吨自来水,需要排放0.194kg的碳。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改变原有城市建设方式的碳足迹,其减碳效果非常可观。
海绵城市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城乡社区生态环境,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反过来会促使社会成员参与自愿减排的行列,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将转向低碳、绿色的方式。例如自愿节电、节水,绿色出行,乘坐公交,节约粮食,义务植树等一系列生活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缩短社会成员碳足迹的目标,实现低碳的自我。
在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现状、极端天气频发、能源枯竭的背景下,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而在存量规划的时代,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探索,也将使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共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发展。
InnoSpace是一家专注于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和开放式创新的创新服务机构,以“创造有价值的产业链接”为理念打造创新型技术与服务平台,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城市与历史文化,以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发展。 围绕前沿产业与科技领域,InnoSpace以“技术创新产业化”为核心,以“产创合作+技术转化”模式链接场景、技术、与资本,搭建起“三擎驱动”开放型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