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论文关于城市发展的建议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区域战略相继发布,我国城市经济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要素将在更大范围内流动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区域战略相继发布,我国城市经济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要素将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产业能级决定城市能级,“十四五”时期,一个城市的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将是城市经济的一个关键表征,要充分认识到产业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更具产业发展的新时代特征。
特征一:城市加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高端高新产业布局加速。2019年,处于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占比达到49.1%,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占比达到44.1%,且大部分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预计“十四五”期间,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占比将会进一步增加。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城市,在综合水平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明显、科技应用于制造更加多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更加突出;在产业特征方面,城市中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将推动城市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带动贸易、金融、物流、研究、教育和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城市和产业布局方面,布局趋向综合性与兼容性,后工业化时期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然、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集工作、居住、娱乐、休闲以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功能区将会得到更快普及。
特征二:强省会、强首府战略将加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十三五”期间,部分省份明确提出,提高省会、首府首位度,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如广西、山东、江苏、江西等省份先后提出做大省会(首府)城市,形成核心增长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强省会、强首府战略将加速推进,带动城市群、都市圈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在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升省会(首府)城市首位度,是加速提升要素流动效率的客观要求,也是以中心城市驱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必然之选。做大做强省会(首府)等区域中心城市,要求强化系统谋划,立足城市群都市圈定位和功能做好城市的诊断、挖掘自身优势关于城市发展的建议、找准城市定位、集聚优势资源和力量,明确城市发展重点。在科学规划过程中,中心城市首位度集中体现在经济首位度,而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是城市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的关键,明确中心城市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产业创新突破方向,实现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外围城市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向循环。
特征三:百强城区“强者愈强”为特征的城市极化更加凸显。《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显示,2020年中国百强区仅用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7.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6.8%的生产总值,经济资源在城市主城区集聚态势明显关于城市发展的建议。预计在“十四五”期间,百强城区综合实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将继续领跑全国,“强者愈强”极化更加凸显。城区作为我国城镇化率最高、创新资源要素最为集中、各类人才最为集聚、管理服务体系最为健全、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的区域,是推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区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单元和动能引擎城市发展的论文。城区凭借其自身的信息网络城市发展的论文、中心区位、文化核心、金融商贸、配套设施等基础优势,集聚人口、资源、产业等要素,引领经济向高层次、优结构迈进,带动城市逐步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促进城市加快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使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大示范效应。“十四五”期间城市发展的论文,城市经济将围绕城区产业要素、产业集群等系统谋划城区发展方向,推进高价值产业与创新资源招引与落位,强化城区引擎地位,推进产业发展,构筑持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坚实支撑。
特征四:先进制造业重回主城区,重构城市经济体系。随着“工业进城”“都市工业”等概念热度的日益升温,工业重回主城区速度明显加快,不少大城市都在加速发展都市工业。南京、杭州、成都、福州等新一线城市先后提出工业回城、工业重回主城区。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城市市辖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布局先进制造业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归纳来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集聚方式上城市发展的论文,主要以园区作为产业承载载体,突出专业园区承载与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福州的金山工业园“升级版”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强调大胆创新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先行区”,提升工业园亩产效益,突出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立体发展、集约使用土地为切入点,提升拓展发展空间,根据产业的特点适当提高容积率。二是从产业选择上,主要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较低的都市工业及先进制造业为主。三是从目标定位上,主要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夯实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为重点目标。“十四五”期间,城市及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与城市及城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条件和战略优势密不可分,现代城市化、深度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体系加速形成关于城市发展的建议。
特征五:新基建高水平规划布局夯实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与基石。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5个省(区、市)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新型基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基建直接投资10万亿元关于城市发展的建议,平均增速10%。2020年,江苏、上海、天津以及广州、昆明等多地连出新政,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投资规划一批千亿、万亿级新基建项目,并谋划千亿级产业集群关于城市发展的建议。浙江、成都等地正酝酿新基建专项规划和投资指导意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5G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数据算力和人流、物流及能源网络承载能力逐步成为城市抢占区域竞争高点的新动力。可以说,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算力就是竞争力,网络就是承载力”的全新阶段。“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扩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空间,推动城市迈向高级化、现代化的必要手段。高水平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新型技术设施的布局和高标准建设来丰富产业场景供给,形成具有较强特异性和竞争力的核心优势,以新型技术设施带动产业发展、应用繁荣与生态健全,形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良性闭环关于城市发展的建议,将是未来城市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基于对城市经济的深入研究,已积累省、市、区各类数据200余万条,国内外城市经验借鉴案例500余项城市发展的论文,并连续多年发布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市、百强区,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市、百强区等区域竞争力评价。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依托自身研究积累,支撑中央部委决策,为省、市、区政府提供从城市战略、综合规划,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以及规划评估城市发展的论文,以及产业园区规划、孵化器规划等载体规划策划,招商引资战略研究、活动策划、信息对接等全流程综合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制定新战略、探索新方向、谋划新举措,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