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时代发展与个人成长赞美城市变化的句子
11月26-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舟山国脉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年度改革创新研讨盛会(第16年)——“2020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以“十四五前瞻与智治社会建设”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部委、省、市、区县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主流媒体千余人参会
11月26-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舟山国脉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年度改革创新研讨盛会(第16年)——“2020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以“十四五前瞻与智治社会建设”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部委、省、市、区县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主流媒体千余人参会。
本文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冯奎先生于11月27日上午在“2020智慧中国年会”分论坛“新基建赋能数字社会——平台战略篇”上的演讲,演讲主题为“城市发展新阶段与政策方向”,内容通过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大家好,冰之邀请我来跟大家交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特别是,我刚才听到他在演讲当中讲到了数字化未来发展这样一些趋势,以及未来平台构造如何服务于城市。所以我也顺接他的话题,谈一谈城市发展新阶段与有关的政策方向的一些思考。
探讨这个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赞美城市变化的句子,就是我们大家现在都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特别是谋划十四五规划,面向未来在探讨城市发展的方向,所以我觉得城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要探讨的内容很多,今天我简单的讲四个方面:未来城市发展新阶段、新理念、新品质与新形态。
我们都生活在城市当中,城市并不完美,但是如果没有城市,就是完全不美。到2035年要实现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等系列远景目标,我认为这些重要任务根本上来说有赖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集聚70%以上的人口和生产总值,城市是、经济、文化、科技等的中心。我们讲到全面乡村振兴,实际上也有赖于城市资源的带动,有赖于城乡融合发展,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的问题。城市发展目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的阶段怎么看待?我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明年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明年国家将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里面,我们的城市发展是有一些特征的:比方说我们城镇化率过了60%,农村就业人口还有3亿多人中国城市建设史。现在我们的城市里面生活着农民工、新市民、市民,还有一些短暂来城市(市区)打工的农民。中国的城市还有一个特点:城市化乡村中国城市建设史,实际上乡村里面生活着大量的农民。
我们现在的城市是高度分化的,有些城市已经建成了国际知名、著名的城市,朝国际一流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还有一些城市处于收缩状态。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市型社会的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总体上城市让生活已经变得比较美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阶段中间还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矛盾,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首先,我们面对新型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全球的疫情并没有结束,有一系列的城市病还困扰着我们,包括一些城市的急性病、慢性病,如一场暴雨会让很多城市露出原型,疫情也给我们的城市带来巨大的挑战,城乡矛盾非常突出,城市的分化还是比较严重,城市型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机遇也有很多的挑战。
所以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城市怎么样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能不能让生活更美好?中间是要打这样的问号,这是我们从1.0向2.0阶段迈进所处的一个现实状况。
展望未来,当我们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后,这个时候城市化率应该达到75%以上,城市成为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之地,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城市建立了非常好的平衡发展的内在系统。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城市进入了城市型社会的发达阶段,城市确实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发展的2.0阶段有很多新的理念需要大家进一步证实。从基础目标上来讲,更加重视人的生命安全,更加重视身体健康,我们要把城市的发展从追求表面风光转移到追求一个个活生生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上,把这些作为基础目标,这是以往强调不够的地方。
从指导思想上来讲,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理念,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我们很好的去理解。
从主要的任务上来讲,满足经济生活发展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要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
因此,我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未来的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要把安全、健康作为基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把满足经济生活发展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主要任务。
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发展、全面、坚持、战略、改革”等词出现频次较高。在公报当中实际“安全”出现的频次要超过改革,并不是说改革不重要,而是说安全这个问题解读时没有得到重视。
再往前回顾,中央关于“十四五建议”关键词中“发展”仍然高居榜首,因为发展是硬道理。但是我们要看到一个问题,从“十二五建议”到“十三五建议”再到“十四五建议”,“安全”出现的频次不断上升,同时我们也看到像“科技”和“消费”的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安全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是我们研究城市非常重要的方面。
接下来我跟大家报告一下新品质这样一个概念,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城市的品质要提升。城市品质很多部门都在研究,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守住一些底线。
什么叫底线?我们有大量的人口刚刚迈过绝对贫困的贫困线,还面临相对贫困的问题。很多人要进城,进城以后要面临生活困难问题时代发展与个人成长,生活改善方面也有许多挑战。在中国探讨城市品质不要理想化,认为一部分富人就代表了品质,这不符合中国体制。
我们在现代化路程里不怕慢就怕“暂”,所谓的“暂”就是暂停,不应按下暂停键。什么叫暂停键?这次疫情,很多地方就面临被按下暂停键风险中国城市建设史,这样的风险包括灾害、疫情、战争、公共事件等等,这是1和0的问题,只要发展它就是1后面几个0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发展被按下暂停键,就是0。
第三个问题也很重要,就是要找到新的资源和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有些地方发展陷入了困境。比如东北,五年前人均生产总值就是6000美元,现在还是6000美元。放眼全国来看,如果我们要建成现代化国家,意味着在很多指标上要和现在的现代化国家去比较,我们国家一些大城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地均产出、产出强度等实际上距离现代化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目前的生态品质、环境容量又已经接近天花板。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去找到新的资源和技术路线?实际上这个问题和我们探讨的数字经济有密切联系。因为我们传统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依靠新的要素,新的要素是什么?是知识、管理、数据等等,这实际上跟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密切相关。
我认为这些方面都包括了我们对于过去问题认识的底线。沿着这个底线要勾勒出未来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们要画出连线和射线,并不是把过去所推崇的城市发展抛在脑后,而是要找到未来发展更加明确的方向。
宜居城市。直接反应了人健康发展的需要,国际上,1976年联合国召开人际大会提出“宜居城市”概念,1989年提出创设“联合国人居环境”。在中国,国务院在2005年文件批复当中提到“宜居城市”,习总2020年进一步要求我们的城市要更加宜居。
韧性城市。这个概念1990年进入了规划的视野,国际上有一些城市比如纽约、伦敦等都提出了韧性城市。中国地震局2017年在抗震过程中提出“韧性城乡”计划,今年中央公报当中首次提出了“韧性城市”,这也值得大家去研究。
在2020年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以及2035远景目标建议当中多次提到了中国未来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居于核心地位,我国也多次提出要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等,因此智能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是非常之重要的。同时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于韧性城市、宜居城市有很多交叉融合、重叠的地方,这个还需要再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城市群/都市圈。这是城市未来发展最大的结构性潜能所在区域。城市群、都市圈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并不是一堆小土豆,它是葡萄藤,城市之间要有联系、要互联互通。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中心城市以往我们强调比较多的是综合性的国家中心城市,比方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等等。
第二,中心城市。城市也会朝着更加专业化、特色化的中心城市有更大的发展。最近上海提出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我想中国未来会有一些数字中心城市,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那谁来引领下一轮数字中心城市的潮流,并且依据数字中心城市的发展来进一步统筹各方面资源,创造未来新发展模式,这值得城市去研究,值得在坐的各位去研究,也值得国脉去开展这方面的服务。并不是说我们一讲到中心城市就是非常综合时代发展与个人成长、上千万人口,一定要达到几万亿的GDP,未必!未来的数字社会会改变这种形态。
第三,郊区新城。郊区新城意味着我们在现代化大城市里边或者说都市圈里边除了有核心城市的发展,也会有三环、四环等郊区、郊县城市发展。这样的城市有一个重要短板就是数字化方面,它应该和中心城市的数字化水平旗鼓相当,甚至达到更发达地步。从传统上来讲,郊区区位、人口等与中心城市有落差,但在数字化时代,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第四,县城。县城是我们国家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有1881个县市,如何推动县城的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重点。所以中央的建议当中提出要选择一批好的县城重点发展,满足能力需要、扩大内需。
第五,小城镇/特色小镇/社区。小城镇高度分化,有的小城镇以后会变成小城市,还有一些小城镇会变为服务于周边人口的社区,这些是国家一直都比较重视的。大家看到国家很重视老旧小区的改造,在这些小的发展空间方面如何把智慧化的因素融入进去,建成数字小城镇、数字小镇、数字社区、智慧小镇、智慧社区等等,我想这也都值得我们去重视。
我们要全面把握城市发展的政策方向,在城市发展1.0阶段,我们追求速度、城市的规模增长,与此同时大家还强调竞争、经济发展、主要满足户籍人口发展需要,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觉得不发展、不增长就不安全,这些主要依托传统要素。
在城市化2.0阶段,我们有很大的发展变化,或者说提升。这个阶段把品质放在了重要地位。这个阶段中,城市群、都市圈是发展的主要形态,强调的不是城市之间单打独斗,而是协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包容性,那什么叫包容性?最近有关部门出台文件说要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当中满足老年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使用,我国老龄化严重,满足老龄人的需要不但是包容性问题,实际也有商机存在。2.0阶段还强调集约式发展,未来发展既要靠传统要素,更要靠新的要素,要把这几种不同的要素结合起来。从安全角度来看,过去是不发展就不安全,我觉得未来是发展当中处处要警惕哪些不安全的问题,未来还要探索创新发展的规律。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知、思、辨、行”,“知”是指要有系统全面的感知,“思”是指要有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辨”是指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指要把城市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各个阶段的政策迅速、逐步与发展方向结合在一起。
结语:以上这些方面的思考也是最近在学习政策文件当中做的一些思考,也可以讲是专为这次研讨来跟大家做的一些交流。我的一个非常迫切的想法,就是我们的城市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发展之路,需要有发展新动能,需要发展的新治理,需要发展的新品质,但是这些在传统的解决范围之内很难找到解决之道。所以如何把我们数字化赞美城市变化的句子、智慧化的手段能运用于我们城市未来发展,哪怕是集中突破我今天所讲到的城市形态当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我觉得这也都是我们数字化和城市相结合一个重要的方向。最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