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研究现状形容一座城市的魅力
这些名叫望江驿的木屋,分布在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整个东岸贯穿带里
这些名叫望江驿的木屋,分布在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整个东岸贯穿带里。它们被越来越多的书籍、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充实着,逐渐成为拥有文化属性的城市客厅。
随着浦东新区推动黄浦江东岸贯通工程开展,去年,在东岸滨江的跑步道和骑行道之间,出现了二十二栋可以眺望浦江的高颜值玻璃木屋城市形象研究现状城市形象研究现状。这些名叫望江驿的木屋,分布在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的整个东岸贯通带里,按照每隔一公里的距离沿江排布,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和公共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驿站被书籍、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所充实着,它们也正逐步成为拥有文化属性的城市客厅。
这二十二处服务驿站,不仅契合了还江于民的宗旨,更体现出了上海的开放姿态和人性关怀。每个驿站的建筑面积约为一百五十平方米,在空间内不仅提供公共厕所(含无障碍厕所、母婴室)、直饮水、休息室(含自动售卖机、Wi-Fi充电、共享雨伞、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以及医疗急救服务(AED和急救箱)。除了能完成公共服务的使命,望江驿更是个讨人欢喜的城市客厅。尤其是三面皆为落地窗的休息室,可以让来到这里小憩的人们从各个角度欣赏浦江风景。此外,每一个望江驿都由钢结构与花旗松木搭建而成,因此,当你置身室内,常常可以闻到木材的清香,加上美景在前,令人心情愉悦。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之所以采用这种钢木混合结构的快速轻型建造体系,背后却有些形势所迫的意味。致正建筑工作室创始人,同时也是负责望江驿项目的建筑师张斌介绍,前两个望江驿是被临时授命的应急工程,从设计到完工分别都只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之后的二十个望江驿的总设计施工周期更是仅有两个月时间,每栋屋子真正的建造周期基本只有二十天,最少的甚至是十八天,也就是说,从开工动土到可以实际使用,就这么十几二十天的工夫。
为了平衡极短的工期和对于品质、空间体验的诉求之间的矛盾,张斌和团队设计了一个标准统一的建筑形制,并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地形特征,归纳出了三四种有差异的落地类型,在基础结构形式和场地标高关系上各不相同:“比如说,有些房子是面江的低,背江的高,而有些则是面江的高,背江的低。我们为了把这些房子落在不同的场地上,其实是很复杂的。我们把落地条件分类,一个个去协调,一个个去确定最合适的选址等等,各种难题一一攻破。加上整个二十二公里是由好多主体单位组成的,协调起来更是复杂。”
虽然城市形象研究现状,建造过程艰苦,但当张斌看到望江驿里络绎不绝的人流和朋友圈里人们分享的对望江驿表示喜爱的图文,深感欣慰。他甚至说,望江驿给他带来的感触是自己从业二十多年来都少有的。
“整个贯通工程是一个适逢其时的事情,它的本质意义就是把公共空间还给公众。在这整个过程中形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形成了开放的空间,包括这些驿站和它的关系,整件事情是非常良性的。不管是贯通空间的开放,还是望江驿的开放,这些空间投入使用后,都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使用率很高。”张斌发现,即便是在一些离居民区较远的驿站,在炎热的夏天依然都坐满了人。这里的环境干净、安全,同时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大家都喜欢聚集在这里,有路过休息的人,有学习工作的人,也有见面会客的人……在驿站里,人群非常丰富、多样,大家觉得做什么都很放松。
这样的盛况是出乎张斌意料的,他很清楚这类空间的必要性,但能达到如此高频的使用状态却是他始料未及的:“我觉得,像望江驿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确实是比较特别的,这种空间在我们中国这么多年的公共建设当中可能是比较缺乏的。”望江驿作为贯通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城市基础设施,摆脱了基础设施曾经隐匿、冷峻、严肃的形象。在张斌看来,望江驿是有温度的存在。张斌认为,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需要带给公众的:“其实,滨江贯通本身就体现了城市的温度,我觉得望江驿就是要去展现它的温度,正因为这种温度让大家比较喜欢它,是一种身体上的亲近感。”而要让大家感觉亲切,空间就不能是冰冷的,所以望江驿的主体是暖色调的。张斌选择木质材料,其实不单单考虑到建造的问题,也体现了这样一种需求。
“对我个人来说,这些驿站的设计并没有多么独一无二,但这件事情整体而言,我觉得可能是比较伟大,比较酷的。因为大家非常快速地形成了一种接受度,驿站是受欢迎的,我觉得这件事情比较酷。”从事建筑行业二十多年来,张斌透露,在很多情况下经常会留有遗憾,“有时候,我觉得设计很用心,做得很好,但造出来后,我看不到它被大家好好使用的状态。这种情况会比较多形容一座城市的魅力,相反很难碰到像望江驿这样,我能看到它被好好地使用,也感受到大家对它的喜爱形容一座城市的魅力。”
不过,从全局来看,张斌认为,望江驿能呈现出如今的状态,贯通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望江驿其实是一个小中见大的项目,它的主体很小,却可以带出一个比较宏观的城市感觉来:“滨江贯通应该说是这几年里上海最大的一个公共空间的再造,它把黄浦江两岸的公共资源全部贯通,这其实是有全球意义的形容一座城市的魅力。上海‘2035规划’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而浦江两岸贯通是这条线上的一个工作,它让市民能去体验黄浦江和整个城市的关系。”
A:这样的空间,政府做了很大的投入,而且是完全公益的,它不是一种商业空间,我觉得这是很可贵的。一个城市能够提供一种完全向所有人群开放的,同时具备较好的品质,又不依赖消费的空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大家都意识到这个小小的休息室是可以运营的,而且并不是商业运营,而是用一种文化运营的方式令其发生更多公共生活。
虽然物质空间很小,但你一旦进入这种新时代的运营方式,像是它有线上直播,那么就会产生线上线下的一种关系。那么这个小小的休息室就变成一个现场,它是一个文化和公共生活的小小现场,同时它又有线上社群的一种黏度。我觉得会比较有意思。
A:其实,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前三四十年,主要还处于不断扩张的所谓增量时期。这几年来,有个话题叫城市更新,或者叫存量时代。而存量时代背后的意义,其实就是提升品质。不可能再无限期地空间扩张,而是要在内在品质上更新换代。
它是向内的动作,我觉得像浦江两岸贯通其实就是一个存量形态的整理,空间的整理打通和资源的再分配。我觉得,在这个大环境下,这种空间的出现接下来应该是一个常态。就像我们做完望江驿后,其实也做了一些类似的项目。比如,现在正在做的杨浦滨江的一段延伸空间也是一个驿站城市形象研究现状,基本上也是一公里左右设置一个形容一座城市的魅力。但它和望江驿有所不同,我们要做更多小型的开放性空间。我们在做的两个都是和工业老厂房再利用相关的,我们在做景观设计的时候,保留了厂房的构架,把这两个驿站植入两个棚架里去。
这类空间其实都需要有人的停留空间,而不是大家都在外面走,永远停不下来。不但要能够停下来,停下来之后,还要能和公众发生关联,然后也能植入活动,包括一个公共的信息交换界面。
A:我觉得,通过驿站试点城市客厅是一个蛮好的想法。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生活方式的时代。有大量新兴的中产阶级出现,生活方式是消费驱动的,同时,大家也有很强烈的文化体验需求。加上又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表达自己。这种线上线下的关联有很多创新,像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是一种公共性的再造。我们可能会看见很多在中国才能见到的新动向,我觉得,这个动向只是个开始。如果往后十年二十年要出现什么创造发明性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它应该在中国。
我个人觉得中国在目前情况下,要去推社区其实有点难,但是社群肯定会存在,因为网络提供了社群。那么,社群是不依赖于生活空间的,在网上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生活方式而集结。但它们一定会需要线下空间来进行现场活动的汇聚。
中国因为还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社区,所以社群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让你离不开这样一个网上社群。同时,网上社群会催生出一大堆创新空间,像是新零售,包括我们在做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建筑项目,我们总结了一下,发现都跟这有关,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
望江驿依托于文化城市形象研究现状,但它关心的其实是生活方式,因为一旦跟社群相关,它一定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传播,这些东西往往又和空间互动。所以,我看到现在望江驿被注入了阅读、直播、VR等元素来进行推广,我自己也是比较高兴的。我觉得,我们原来一个小小的休息室被大家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运作,是比较有眼光的,在生活方式上也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