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象包括哪些乡村文化有哪几个城市文化墙效果图第一文化是什么
首先,城市经济聚集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化滞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首先,城市经济聚集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化滞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表明,城市经济聚集或城市化的推进文化现象包括哪些,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很长时间里,城市经济的聚集度低,城市化几乎止步不前文化现象包括哪些,近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仍不高第一文化是什么。世行《1998年世界发展指数》分析显示,1996年城市化水平,低收入国家为29%;中等收入国家为61%;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合计为40%;高收入国家达78%;世界平均水平为46%。
我国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36.22%,比世界水平低9.78个百分点,与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也差3.78个百分点。再看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有学者测算,按我国现阶段的人均GDP水平,城市化率应在40-50%之间。从这一角度看乡村文化有哪几个,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化的滞后从多方面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从产业发展的层面看,城市化滞后至少有三方面负面影响:首先,它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最突出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农业生产率提高后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一文化是什么。1980—1999年乡村文化有哪几个,我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0.1%降至17.7%,农业占全国就业比重从68.7%降至50.1%,仍有3.54亿人从事农村生产。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5.25亩降到1995年的4.1亩,下降了22%o土地经营规模小,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农民经营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积极性。
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很大第一文化是什么。而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却日渐减弱。1980-1990年,全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从2827万人增至9265万人,增长224%,年均递增12.6%;1991-1999年,从9609万人增12704万人,仅增长了32%,年均递增3.5%文化现象包括哪些文化现象包括哪些。农村中隐性失业现象日益严重,人地矛盾是直接影响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我国农业生产自七十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后持续增长至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就基本上是在3-4个百分点间徘徊,与上述因素,也不无关系。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已为势所必然。
其次,它影响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可以分为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两大块城市文化墙效果图,两部分工业的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城市化的推动。从历史上看,工业化需要借助城市的聚集效应及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建国30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大都借助老城市的功能而发展乡村文化有哪几个。但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滞后从供给方面对工业化的制约已日显突岀。至于农村的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以迅速发展,在八十年代末几乎支撑起立我国工业的半壁江山。但乡镇企业受八十年代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局限文化现象包括哪些,相当部分分布于各自然村落,难以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其自身规模较小,也难以形成分工;加上缺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相当部分难以有效地扩大规模乡村文化有哪几个、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因此,城市化的深入也是乡镇企业的升级换代的要求。
其三,它制约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第三产业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高度同一性,只有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面对面接触,第三产业的生产活动才可以发生;二是服务的供给有个“起点规模”,人口须集中到一定的规模,其产生的服务需求量才达到起点规模而足以支撑服务供给作为产业活动来经营。一个小卖部只要50个顾客就能经营;维持一个电影院的正常营业第一文化是什么,就需要上万人口;而一家独立的银行,没有几十万人是很难维持运转的。而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容易支撑服务业的独立化和运营,因此城市化是第三产业最重要的需求基础。
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停滞不前的阶段后,在80年代因得益于改革释放的制度生产力和原来较低的起点提供的宽阔的增长空间,曾有很大的发展,但进入九十年代后发展速度又逐渐趋缓。有研究指出我国第三产业总量与国际模式相比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既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升幅在结构过大,又表现为第三产业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90年代后,以当年价计算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缓慢,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在结构上,生活服务业相对发展较快,生产服务业明显发展不足。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乡村文化有哪几个,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究其原因,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制度与政策效应,还不是分工深化、产业自然演进、城市化的产物。城市化长期滞后,必然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失去需求基础这一的长期动力。
从经济增长的动因看,城市化滞后从两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其一,城市化滞后是导致现阶段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九十年代后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而从统计数据上看,投资需求是逐年增长第一文化是什么,并在个别年份是增幅较大的,故消费需求是主要制约因素。从消费需求的结构上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在90年代后呈扩大之势,农村居民的需求显然偏低。到1999年城镇居民年均消费为6750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仅为1918元,3.5个农村居民的消费才等于一个城市居民消费。可见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变农村居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为市场化的生活方式,是增大国内需求,以促进增长的有效途径第一文化是什么。
其二,城市化滞后使国民经济增长中损失聚集效率。城市经济会产生聚集效率,也就是如前文分析的,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正外部性效果。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滞后使我们损失了这部分聚集效率乡村文化有哪几个。其次,城市经济聚集研究,有助于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南。上述分析说明,城市化或城市经济聚集程度的低下,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城市化成为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各级政府施政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文化现象包括哪些,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还主要是停留在城市化策略层面上,有关观点可根据城市化模式大体上分为三派:大城市主导派、中小城市主导派、大中小城市并存派,可简称为聚集派、分散派、折中派。在研究方法上基本是对中国现实问题提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种种具体方案,甚至相互对立的方案可根据同一事实。比如,同是依据欧美城市化的道路,有的看到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提出大城市主导发展模式;有的却看到其城市病而提出中小城市是最优模式。而所提的城市化政策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人们目前对城市化的研究主要还是着眼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一种政策论证,而缺少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城市化的基本规律缺乏正确一致的认识。
比如,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城市化运动的规律是先集中而后分散城市文化墙效果图,还是由始至终的集中化?郊区化是对城市化延续,还是对城市化的逆向运动?城市病的出现为什么不能阻止大城市的出现?在当今通讯交通高度发展的时代,为什么还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城市经济聚集?驱使城市经济分散化的原因是什么?驱使着城市经济聚集始终如一的原因是什么?如对这些基本规律欠缺正确一致的认识,就无法判别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甚至把偶然现象当成规律去效法,就无法根据国情制定正确的城市化策略。可见,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指导,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就无所依据,制定的政策就难以具有实效性和前瞻性。
正如对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没有取得共识,就无从讨论如何建设市场经济一样,对城市化的基本规律缺乏共识,也无从讨论如何进行城市化建设。城市化的发展呼唤着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在城市化涉及的众多问题中,城市经济聚集的根本原因是需要弄清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只有搞清楚城市聚集怎么发生,何以发生,导致聚集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偶然还是必然的,是长期存在还是短期发生的,才能正确揭示城市经济聚集或分散的趋势、成因和我国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并根据国情选择正确的城市化模式。总而言之,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城市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城市化需要正确的政策方针;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制定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探求城市经济聚集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实践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