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的含义城市定位概念
文化是一个不那么好懂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不那么好懂的概念。当代西方学者罗威勒(rence Lowell)很富思辩的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份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界定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城市文化的含义,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有一段时间里,西方学者把文明和文化作为同义词看待。《世界文明史》的作者认为文明即一种先进文化:“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至少可以解决一个复杂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
“文明”一词在中国文献里最初见于《易传·文言》中的“天下文明”。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文明”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而广义的文明与文化没多大的区别,《辞海》注:“文明,犹言文化。”
当代哲学张岱年指出:“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最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
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城市文化的含义,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也多达几十上百种,至今还没一个公认的定义。有的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人类拥有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海洋文化是一种泛文化意义和文化现象,是海洋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对人们生活、生产、价值观念、性格、习俗的物质的精神的总体文化现象和表现。西方学者认为:古希腊及地中海的文化就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等等。
人类在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历程中广泛接触海洋,与浩瀚而又神秘的蓝色空间发生无穷的纠葛,逐步认识了海洋。这一过程,是人类智慧的灵光照临海洋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海洋文明成果、形成海洋文化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几乎和人类与海洋接触的历史一样古老。
当代海洋文化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城市定位概念,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汕头大学的学者隗芾认为:从自然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说,文化是山的文化,海洋文化是水的文化。文化靠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象山一样巍然不动。在文化价值观上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海洋文化靠流动获得生机,像水一样无孔不入,无形无色。在文化价值观上崇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中国是一个滨海的国家,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多公里的岛岸线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国沿海的劳动人民就开始与海洋打交道,过着拾贝抓鱼的渔猎生活。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沿海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风帆、舵、桨,开始驾舟出海。春秋战国时代,海洋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意识,韩非子有“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的名言。到了秦皇汉武时代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已经可以远涉重洋了。然而,自称对中国的文明有深入研究的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却对中国的海洋文明下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由于黑格尔在学术的崇高地位,200多年来,这一判断一直影响着国际文化学和文化史学界,使灿烂的东方海洋文化,被锁在历史的深宫里不为人识。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宋正海研究员早于七十年代末就开始研究海洋文化,他从自然科学史和一个海边出生的人的独特视角感知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存在,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德国哲学巨擘黑格尔200年前对中国海洋文明的论断进行了否定,并于1978年在汉堡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海洋学史会议上城市定位概念,发表了《中国传统海洋学史的形成和发展》一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1992年,宋正海又率先在中国海洋报著文提出中国海洋文化的农业性观点。在其《东方蓝色文化》一书中认为:“世界海洋文化并非只西方的一个模式,中国古代还有另外一种重要模式。并且可这样说,如果把西方的海洋文化称做海洋商业文化,那末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应为海洋农业文化,两者均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基本模式。”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国桢也是国内较早开展海洋文化研究的学者。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过农业部族和海洋部族争胜融合的过程,中华古文明中包含了向海洋发展的传统。在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王朝体系形成之后,沿海地区仍然继承了海洋发展地方特色。在汉族中原移民开发南方的过程中,强盛的农业文明,吸收涵化了当地海洋发展传统,创造了与北方传统社会有所差异的文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