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视频中国人均水资源排名资源分类型及定义
个旧、易门、东川先后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后,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周末,家住个旧市区的黄女士,带着一家人驱车来到了10公里外的牛奶小镇,转转花海、听听牧歌,到玫瑰长廊小憩,进奶吧尝尝鲜奶,惬意无比
个旧、易门、东川先后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后,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周末,家住个旧市区的黄女士,带着一家人驱车来到了10公里外的牛奶小镇,转转花海、听听牧歌,到玫瑰长廊小憩,进奶吧尝尝鲜奶,惬意无比。
“以前个旧周边没什么好玩的资源分类型及定义。这几年,牛奶小镇、戈贾森林公园这些地方旅游配套设施都建好了,离城近、有玩场。”以黄女士为代表的个旧市民口中的“有玩场”,背后有这样一组数据:今年1至9月,个旧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1%,旅游总人数同比增加23%。与这一趋势一致,个旧市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7年的5.6∶71.3∶23.1调整为2017年的5.9∶53.4∶40.7。与此同时,2017年个旧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6位,增量居全省第8位资源分类型及定义。
个旧,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曾在云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举足轻重。而随着锡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步履维艰产业结构失衡、市场机制欠缺、生态治理压力大,新旧动能转换尚需时日。
2008年城市建筑视频,个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之一,新的机遇到来。经过10年的探索,个旧迈入转型振兴阶段,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快步前行。
以休闲度假为定位的旅游业让普通民众乐享其中,这正是其转型过程中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培育的重要表现。放眼个旧,这块土地上新产业的萌发远远不限于此中国人均水资源排名。文化旅游业中,以锡文化为灵魂支撑的创意产业园被评为“省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依托云河药业等制药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发挥南部山区特色种植优势,有序推进大屯新区中医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城市建筑视频,全市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渐成气候;液晶电视、铜杆、铜箔、遥控器、铝合金手机壳项目稳步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先后实施了风力风电、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锡材锡化工等项目;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粮油加工、乳业加工、生物资源加工等在省内均属行业领先。
“从个旧的城市经济发展史看,传统产业始终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原有资源类产业,延长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可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赢得时间和空间,也是多元稳固的产业结构形成的必然要求。”个旧市委、常务副市长汪霞介绍。
方向确定,新思路迸发,以“双向划转”为最大特征的资源整合“个旧模式”大放异彩。个旧市原6座市属国有矿山及两个骨干企业,通过资产、负债、人员整体划转的方式,成建制地划转给云锡公司,实现了国有企业的大联合。同时,云锡公司的公安、学校中国人均水资源排名、自办医疗机构全部划转给市级。在实现了矿区矿业秩序基本好转的基础上,个旧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云南省74%的锡矿资源储量集中到云锡公司,其国外原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实力显著增强。
走进云南振兴集团电源有限公司,这个曾长期主要生产高压电瓷产品的企业,年产900万只电动车铅酸蓄电池项目已形成年产600万只蓄电池的产能。老员工们技能提升、岗位平稳过渡,售后服务大受好评,与市场有效对接。从该公司观察其所属的振兴集团的产业链,10万吨铅冶炼、900万套铅酸蓄电池、5.2万吨再生铅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助力个旧成为全省唯一从粗铅冶炼、电解、白银、铅基合金、极板,一直延伸到终端产品蓄电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铅生产加工基地。
方向确定,实现绿色生态发展成为了题中之意,全市涌现了一大批以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资源综合利用明星企业。
如今来到鑫联环保位于个旧鸡街的基地,就会看到摆放整齐的铟锭、锌锭等待外运,很难看出它们的前世冶金、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重金属废物,而帮助它们诞生的鑫联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法富集湿法分离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技术”,则已经走出国门,行至美国、秘鲁、泰国、老挝等国家。
以资源化利用方式从源头消除重金属污染,个旧表明了态度,并将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持续发力。记者 岳晓琼 文/图
素有“铜都”美誉的玉溪市易门县,因铜而建、因矿而兴。然而,易门同全国众多资源型矿业城市一样,由于经济结构单一、长期过度开采,资源逐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多中国人均水资源排名、城市发展缺乏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困难重重。为走出困境,易门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为城市发展开路,“绿水青山”拓展工业园区发展空间,易门开始了大胆的探索。
2011年,易门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之一。一个突出重围的发展契机摆在眼前。易门县委、县政府开始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在转方式、兴产业、促转型,加快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上着力。把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放在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上,创新园区开发模式,坚持规划定位引领、土地收储先行、基础设施同步,探索“以商建园、以园招商”模式,引入云南广东商会、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园区,构建分工合理、布局得当、优势突出、结构优化的特色产业园区。
全力提升有色金属、陶瓷建材、食品加工、畜牧、烤烟五大支柱产业城市建筑视频,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特色果蔬、优质粮油等高原特色农业。
目前,易门产业培育步伐加快,经济转型成效明显,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筑视频,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工业园区已开发建设10.2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8户,吸纳就业2.8万人,培育起产值上10亿元企业两户、产值过亿元企业22户,规模以上企业52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户。
5年来,易门工业园区共引进工业投资项目148个,总投资96亿元,竣工工业投资项目127个,完成投资69.8亿元。
深秋的绿汁江流域寒意渐浓,站在大蜜蜡山头,满山的柑橘将曾经的荒山染成了金,昔日在矿山工作的工人变身为果农。说起如今的生活,他们的脸上充满憧憬,相信往后的日子会和柑橘一样甜。
易门橙冠柑橘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陈小刚介绍,十街乡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易门县通过采取集中流转、招商引资开发,积极“量身定做”适应本地条件、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业项目。
2012年,易门从华宁引进了橙冠公司,在大村村委会占马田集中流转荒山5000余亩,实施柑橘庄园项目开发建设。今年6月,建盖了柑橘选果厂,初步形成了从柑橘良种繁育、苗木生产、标准化栽培基地到商品化处理及加工的产业体系,促进了柑橘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商品化发展。如今,这些荒无人烟的山包包变成亩产值1.5万元的“金山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危中求进、在难中攀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易门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易门,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称号。记者 余红 王毅 文/图
敲掉水泥砖,换上“海绵砖”,东川区不仅让25条城区道路展新颜,还把这一海绵建材产品送进了昆明主城区。
一块砖折射出新发展理念。利用河砂、矿渣生产“海绵砖”,把生态环境隐患变成新型环保建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作为全国最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东川区不断解放思想,破除“靠资源吃资源”等陈旧观念和利益固化的思维模式,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转型之路,让“一铜定兴衰”成为历史。
2016年,东川最大的民营矿业企业昆明金水投资有限公司拿下红土地和轿子雪山旅游整体开发“大单”,计划投资50亿元,按照国家4A、5A级景区标准对红土地和轿子雪山进行旅游开发。如今,红土地景区已完成入口大门、停车场管理用房、旅游厕所、双层景观台、茶餐厅、村民特色商品售卖区等工程建设,轿子雪山东坡景区已完成停车场、旅游公厕、茶餐厅、休息走廊等游客聚散设施建设。
近年来,东川区紧紧抓住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重大机遇,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积极谋划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扶持下,金水公司等一批“矿企大鳄”和许多矿山的中小企业主纷纷向第一、三产业转型。
为破解发展空间瓶颈制约,东川区着力推进园区实体化改革,形成“本土园区”和“异地园区”优势互补的局面。位于天生桥异地工业园的云南华再新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5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生产线,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120万台,常用员工150人,为东川区部分下岗工人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位于碧谷园区的云南中洲海绵城市建材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河砂、冶炼渣、尾矿泥等废弃物,生产海绵城市所需的新型建材,今年已生产透水砖350万平方米、仿古建材150万立方米,预计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企业经济效益向好的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东川区铜产业转型与铜文化发展实现有效结合,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附加值逐渐提高。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生物医药、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全区工业总产值中,铜的比重占已由原来的90%以上下降到75%至80%。”东川再就业特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自强说,东川“一铜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
为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东川区启动了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对门山和起嘎两大城区安置点,主要安置汤丹、因民等涉矿乡镇的农户。对门山安置点建设21栋高层建筑,安置2041户8331人,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物业管理用房、幼儿园、农贸市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起嘎安置点建设29栋高层,安置2737户10689人。
10月21日一大早,对门山集中安置点人头攒动,搬迁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序办理入住手续。此后的20多天,8000多农户将陆续搬到这里,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为了让他们进城后“稳得住、能致富”,东川区人社局等职能部门织密就业服务网络,多次到小区里开展“送岗上门”“技能陪训”“组织外出务工”等就业服务。
因民镇火麻箐村的张海福,曾经是井下工城市建筑视频,早在搬家前一年,就在城里盘下一个小吃店,开始了从矿上工人到小业主的转型。
据东川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失业人员和搬迁群众在东川转型发展中“突围”,东川区超前谋划,于2016年在城边新建了美食街,并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搭台、商家唱戏等手段,举办“东川美食节”“开花洋芋节”“孝亲敬老节”等各种节日,把美食街炒得红红火火。如今,美食街已有餐馆39家、商户80多家,创业就业总人数达360余人,销售总额累计7450万余元。
该区还主动对接周边城市,推动产业、道路交通等一体化进程。今年底,东川首条高速公路功东高速将建成通车,届时昆明到东川仅需80分钟。东川人相信,随着互联互通能力的增强,东川的开放发展将再提速,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将有更广阔的实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