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民服务宣传语中华生活网
河姆渡镇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79个,共有党员1391名,当前基层开展党员组织生活存在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大、约束性不强、服务群众不够等问题
河姆渡镇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79个,共有党员1391名,当前基层开展党员组织生活存在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大、约束性不强、服务群众不够等问题。
一是党员主体意识不明,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基层党员成分复杂,类型多样,素质参差不齐。以河姆渡镇为例,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76人,占5.5 %,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党员81人,占5.8 %,两新组织党员217人 ,占15.6%,农村基层党员982人,占70.6%。农村党员中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村民代表487人,占农村党员49.6%中华生活网,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老龄党员642人,占农村党员的65.4%。这些党员中,除了镇、村党员干部党员意识较强外,返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党员流动性大,虽然组织关系挂靠村里,但平时人员流动大,参与组织活动出席率不高;两新组织党员在企业中不愿亮明党员身份,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性不大;农村无职党员,党员意识较差,平时忙于生计,参与组织活动主动性不强;老龄党员因年龄、健康和文化素质等原因,参与组织活动不够方便。
二是组织活动内容不丰,活动参与面普遍不大。基层组织活动内容不够丰富,从全镇情况看,一般都是以学习传达上级政策、文件等学习教育活动、党内重大事项决策为主,内容比较单一枯燥、一些学习内容,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早已经报道,缺乏新鲜感和针对性,志愿者活动、议事、走访联系群众等内容较少,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党员活动内容区分不大,提供的学习资源不多,学习媒介不够丰富,学习载体不够灵活,组织活动者不够积极,导致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面不是很大,一些党员借故不愿参加一些组织活动。
三是组织活动保障不力,党员约束制约性不强。基层组织用于开展组织活动的保障不力,经调查,原来的党员家庭电教点下发的各种播放设备基本老化无法使用,各点活动经费和活动设施需要补充和更新,大多数活动点基础设施较差,活动场所得不到保障,一部分活动点负责人精力不够到位,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部分基层组织对各点活动开展监督指导不够,导致组织活动缺乏刚性的保障措施和监督制度。而组织对于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约束性也不是很强,党员参加不参加活动,没有制约和约束措施,就是有一些规定,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党员考核评议也不够严格,导致党员不经常参与组织活动,也无人过问提醒,部分党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四是组织活动效果不佳,服务群众主动性不够。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基层组织党员活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满足于一般性的读书社区便民服务宣传语、念报、看片子,鼓掌、举手、划圈圈,组织活动往往是心不在焉,到个场、捧个场、过过场,或者喝茶聊天、品头论足、发发牢骚,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党员意识,主动服务群众,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不多,也缺乏党员服务群众的活动载体和组织指导形式。
今年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河姆渡镇党委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组织设置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深化党员四日联动活动不断规范党员组织生活,加强监督指导、
(一)调整组织设置,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对传统的村级下属支部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以行业划分的工业、农业、老龄等下属支部,调整设置为以党员责任区为单位的支部。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尝试开展分类管理。
一是对镇、村党员干部实行“双向指导式服务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和村干部党员既要积极组织参与所在支部活动,又要参与指导居住社区、联系村、联系企事业单位支部、联系党员家庭教育点或党员责任区的组织活动工作。肩负双向的指导服务管理职能。镇党委将全镇73名机关党员干部以所联村、企业为主,70名村干部以联系的片、企业、支部为主,全部落实联系双向联系点,全镇56个党员责任责任区都有镇、村两名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每月将镇编发的党员“四日联动”活动菜单资料分发到各点,组织指导各党员责任区开展每月一次的党员四日联动活动。
二是对农村无职党员实行“结对引导式服务管理”。建立农村无职党员联系结对制度和党员联系群众户制度,由联村驻村、各行政村党员干部和党代表、党小组长分别联系结对3-5名无职党员,其他党员联系5-10户农户,加强政策、技术宣传,引导农村无职党员学习种养殖技术、创业就业政策信息,因地制宜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一年来,集中开展农业种养殖培训班3期,受教育党员340多人次,送就业创业信息资料530多份。在受“菲特”台风影响后,组织党员开展入户走访慰问活动,了解群众困难,组织做好灾后重建和受灾情况统计、政策宣传和救灾物资、资金等发放工作。
三是对年轻流动党员实行“定期连线式服务管理”。针对流动党员能力相对较强、年纪相对较轻、接受新事物相对较快的特点,组建针对大学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等群体的流动党员支部,通过建立QQ群、微博、手机短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以定期在线交流学习的方式开展组织活动,确保流动党员关系不漏、联系不断、管理不松。今年新组建了返乡大学生党员支部,将原来在各村挂名但工作单位在外地,不能经常参加组织活动的返乡大学生党员社区便民服务宣传语,组织关系全部迁到该支部,目前,已经有60多名返乡大学生党员,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定期通过网络尝试开展网上组织活动,网上共享学习资料、传达最新政策文件、交流思想工作动态,在党员信息系统发帖评论,同时,不定期开展线下集中活动,组织开展适合年轻人的志愿者活动。
四是对非公企业党员实行“双重联合式服务管理”社区便民服务宣传语。非公企业党员可以双重身份参加企业的组织活动和所在行政村的组织活动,即保障非公企业党员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权利,又确保非公企业党员在所居住村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的权利。目前,已经有35名党员申请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根据我镇外来人口众多,其中有不少是党员的现状,我们开展了调查摸底,为充分发挥外来务工党员在促进经济发展、职工维权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在河姆渡镇新余姚人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了支部,目前社区便民服务宣传语,已有3名外来务工党员参加了该支部的组织生活,并通过党员议事会制度,邀请重点企业、村治保调解和兼职的外来务工信息员开展每月一次的信息交流会,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协助处理劳资纠纷,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对退休老龄党员实行“关爱协助式服务管理”。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之家等载体,倡导退休老龄党员参与或牵头组建老年活动团队、老娘舅调解员等来丰富组织生活。同时,对行动不便的退休老龄党员,由居住地党组织协助管理,力所能及地参与组织活动。目前,镇退休干部党支部坚持每月一次的组织活动,开展集中学习、互助走访等活动。各村的老年活动室也成为了老龄党员的活动中心,一些退休的老党员也积极发挥余热,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翁方村老党员文体小分队、江中老龄党员门球队,一些退休村干部也积极参与村民纠纷老娘舅调解服务,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六是对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实行“积分考察式服务管理”。严格执行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积分管理制度,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必须以参加学习培训、志愿者活动或提交思想汇报的方式获得一定学分,在培养期内需达到100分才能具备发展为预备党员或者转正的资格条件。通过积分制考察,党员数量得到了明显控制,发展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近两年来,我镇的党员发展数均控制在组织部指标数以内。
(二)深化党员“四日联动”活动,确保组织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全镇56个党员四日联动活动点每月开展组织以党员集中学习日、基层议事日、党群志愿服务日和干部入户走访日的“四日联动”活动。主要做法:
一是“三定”模式,做到全覆盖。“定期、定点、定人”,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并覆盖到全体党员。每月一次活动不能少,每月15日定期开展一次“四日联动”活动;党员教育活动点不能漏,党员责任区的党员定点在所属党员教育活动点参加活动;党员参加活动不能少,每个党员明确编入参加活动的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教育活动点,做到不漏人、不少人,及时参加活动,集中活动日不能按时参加的,当月必须主动到村便民服务中心的远教延伸点进行刷身份证补课学习。
二是“两联”制度,做到有监督。全面建立镇村干部联村和联系党员教育活动点制度。机关干部在联村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机关干部联系党员教育活动点制度,使每个教育活动点都有机关干部联系,并全程参与相应党员教育活动点的活动。各村建立村干部联系党员责任区制度,确保每个党员责任区都有村干部联系,每个党员教育活动点活动每次都有村干部参加,村主要干部每月轮流参与各党员教育活动点活动。
三是“四确保”机制,做到有保障。建立考勤制度,确保全员参与。每次“四日联动”活动社区便民服务宣传语,均由教育活动点负责人和联村干部共同负责考勤,联系的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参与活动的,与党员一样接受考勤,考勤记录情况。建立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有钱办事。镇财政每年下拨各村的党员教育活动经费,用于党员教育活动点组织党员开展“四日活动”,并安排一定资金,对各村党员教育活动点进行补助。建立评议制度,确保有效监督。每季度一次开展党员互评,每半年一次组织党员围绕“四日联动”和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评议,每年一次组织群众代表围绕党员志愿者活动情况、干部走访和约谈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下步改进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奖优罚劣制度,确保活动实效。每年镇党委将评选若干“四日联动”活动示范点,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活动不力的责任区和党员教育活动点,及时调整,并适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除“五类特殊人员”外,党员年度参加集中活动不到8次,当年评议不得定为优秀等次,不到6次的,当年评议不得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并应予以诫勉谈线次的,将进行组织处理。
(三)突显党员主体意识,创新学习载体,畅通党员服务群众渠道。在党员作用发挥中,如何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创新学习载体,提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和评议机制至关重要。主要采取“九个一”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凸显我是党员,“一证一牌一活动”,唤醒党员意识,让党员身份亮出来。为每位党员发放党员证,完整记录党员基本信息和年度参与活动情况及评议情况;每个党员家庭户亮牌,1097个农村党员家庭户家家亮起了党员家庭户牌子,让党员身份亮出来,还开展了以“走千家万户结对子、听千言万语访民情、以千思百问作承诺、求千方百计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四千为民”大走访活动。每位党员开展走访联系群众户活动,走遍了全镇7330户农户,发放了联系卡和政策宣传资料,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使每位党员时刻牢记我是党员,唤醒党员的主体意识,不做“袋袋”党员,亮出党员身份。
二是拓展领域,“一学一讲一广场”,丰富教育资源,让党员主动学起来。远教入户每月学中华生活网,为每个四日联动活动点家庭安装远程教育终端设备、每月按照镇党委下发的四日联动活动菜单选项进行学习。党员讲坛每人讲。结合每月一次的四日联动活动,依次安排党员发言,讲一讲家庭琐事,讲一讲时事政事、讲一讲好人好事、讲一讲村情村务。远教广场每日播。每天定期安排时段在村远教广场大屏幕上播放各种类型的教育片子,不但党员接受教育,群众也能得到教育。
三是规范管理,“一议一评一公示”实现价值,让党员作用显出来。结合四日联动活动,建立党员议事制度,开展村级重大事项党员决策讨论议事活动,让党员参与决策。结合党员先锋指数、锋领指数、评议开展党员考评工作,并将志愿者活动、学习和考评情况实时记录到党员锋领指数考评网,作为年底党员考评的依据,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专题生活会并进行“党性体验,评议”,农村党员、非公企业等不同类型党员对照十条标准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党员积分公示制度。每年将党员志愿者活动积分、参与社区活动积分、先锋指数考评、评议情况记录到党员证,并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公开积分排名。奖优罚劣,对积分靠前的作为评选优秀党员的依据,进行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相对落后的党员做好组织诫勉谈话工作,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党员,将作出组织处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在规范基层党员组织生活中取得了成绩也有一些思考,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坚持和完善。
一是加强保障,提升党员主体意识是规范基层党员组织生活的突破点。规范基层党员组织生活,提升党员参与意识和党员主体意识,加强人员保障、经费保障、阵地保障、设施保障是先决条件,只有突破这一障碍,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规范组织生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党员亮牌亮证亮身份,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建经费和党员四日联动活动中心保障,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提高了党组织设置的科学性,党员活动的针对性,解决了党员参与不高,活动保障不力的难点。
二是坚持四日联动活动这一有效载体,是规范基层党员组织生活的结合点。规范党员组织生活,找准结合点非常关键社区便民服务宣传语,实践证明,依托党员责任区为主的党员四日联动活动是有效的载体。通过加强采取“三定”、“两联”、“四确保”模式,加强制度保证。通过落实联村连片镇村干部和活动点负责人,建立草根讲师团,以村老干部老党员、退休干部职工为主体,镇机关年轻干部为补充,建立了一支稳定的草根讲师团,加强活动人员保障。通过建立补课点,不定期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加强补课,解决青壮年党员工学矛盾突出问题。通过采取菜单式服务,每月由镇党委提供四日联动活动所需的学习资料、活动内容等选项4—6项,由各活动点自行选择,解决学习资源和载体不够丰富的问题。 四日联动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参与率超过85%以上,基本保证了每月一次的正常组织活动。
三是试点党员锋领指数考评,提高执行力和约束力,畅通党员出口是规范党员组织生活的切入点。在去年试点推进党员动态管理系统积分管理的基础上,今年又在9个行政村全面试点推进党员锋领指数考评工作,将每月党员的四日联动情况和先锋指数考评情况实时全部输入锋领指数网,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党员积分情况进行公示,根据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和违反效能检查发现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对5名党员进行了党纪处分,11名进行了组织约谈,其中2名开除党籍。同时,结合我镇试行的党员证管理工作,加强党员积分管理,进一步提升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使勤学习、多活动、乐奉献、攒积分成为党员的普遍意识。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党员服务群众作用是规范基层党员组织生活的落脚点。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专题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进一步查找差距,查漏补缺,完善了党员干部学习、考核、管理、作风纪律等多方面的文件和制度。对18项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并编印成册,作为长效机制长期执行。为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广小板凳工作法,强化服务职能,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河道保洁,进一步落实了党员民间河长制度,发挥党员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