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宣传活动计划书创意在社区活动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新闻战线的报道内容和队伍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新闻战线的报道内容和队伍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中央主管领导因势利导,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加深理论认识,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要让“走转改”活动常走常新,加深理论认识是前提,不断创新内涵是关键,构建长效机制是保障。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说,新闻事实发生在先,其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在后,是对实践的认识社区宣传活动计划书,因此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实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走转改”活动把“走”放在首位创意在社区活动,突出的是实践第一,强调的是新闻是来自群众、来自基层,而不是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或生编乱造的,更不是从互联网上扒凑下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转改”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闻报道的一次正本清源、理性回归,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立场和方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和实践活动是包括新闻作品在内的一切精神产品形成与发展的源泉。总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的各级新闻媒体,在走基层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报道中强化平民视角,彰显民生情怀,反映社情,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让新闻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创意在社区活动,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转改”就是新的社会环境中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实践,是新闻工作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增进党与人民群众感情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价值观。新闻工作者应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把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为此,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守正确人生观,秉持崇高职业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促进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秉持崇高的社会责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新闻从业基本准则,讲导向、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注重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自觉维护健康的新闻传播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转改”就是新闻工作者履行崇高职责、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作风文风不仅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影响着受众对新闻媒介及其作品的认同与评价。我党历来重视作风和文风建设,早在上世纪40年代,同志就给《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要求采编人员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同志也很重视作风和文风建设,强调必须杜绝“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讲话时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六大作风”,为新闻工作者加强思想和作风修养指明了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以同志为总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的重要观点,体现了党中央指导新闻工作的基本思想。“走转改”传承了党的作风建设,是对新闻工作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弘扬,是对“三贴近”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新实践。新闻工作者应该从理论上加深认识和理解社区宣传活动计划书,把“走转改”化为自觉实践。
“走转改”既然作为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和长远之举,就要根据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一是更新走基层的区域和群体。对于行业报来说,走基层应该根据行业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兼顾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既走农村,也走城市;既走边远贫困山区,也走发达沿海地区,力争几年内基本全覆盖。如《人民铁道》报按时令、报道内容和采访对象,确定走基层的重点。从最边远、最艰苦、最贫困的地区走起,逐步深入,不断提高质量,提升水平。不久前,他们又针对“火车如何穿越沙漠”等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度报道。
二是更新报道手法。行业报具有熟悉行业的优势,以深度报道见长,除了感悟式、体验式、见闻式报道外,还应该有一些全景式、全方位、多手段的深度报道,努力把“走转改”的要求体现在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上。特别是面对多元多样的公众需求和社会需求,行业报需要提供实用性强的服务信息;面对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行业报需要提供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新措施、新经验;面对行业出现的不正之风,行业报需要开展监督,向公众传递文明观念和健康理念。如《中国化工报》的“走转改”活动与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监督紧密结合,组织了一系列采访报道活动。
三是适时更新队伍建设重点。目前,行业报青年人多,报社应结合“走转改”等活动,解决新闻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中国交通报》在“走转改”中提出开展“悦读年”活动,即确保内容真实,报道准确,让读者“放心”;增加可读性、贴近性、人情味、故事性和独家性,让读者“舒心”;拒绝浮夸,不传递社会上的浮躁风气,不沾染不良媒体的低俗习气,让读者“静心”;为读者提供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让读者“动心”;增强内容的指导性、权威性、专业性和引领力,让读者“聚心”。
四是适时更新活动目标。“走转改”是一个有机整体,走基层是手段,转作风、改文风的目的是提高新闻作品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就一家报社而言,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走转改”应该和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如《国家电网报》今年把“走转改”作为差异化定位、创新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教育机制。教育是基础,从理论上提高认识是前提。各报社要把“走转改”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常设课。如《中国石化报》创意在社区活动,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学习内容和“走转改”活动的新目标,通过开办专题讲座、沙龙、座谈会、培训班、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引导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发扬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激发新闻工作者“走转改”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推进机制。《中国绿色时报》等报社领导身先士卒,不定期带队下基层调研采访,建立固定联系点,适时跟踪报道;加强“走转改”选题策划,开设新栏目,让“走转改”报道落实到版面上。
三是激励机制。《中国海洋报》等报社将“走转改”的成果成效与稿酬支付、绩效考核、评优评奖、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挂钩,向走基层、驻基层且做出业绩的同志倾斜,并在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
四是评价机制。“走转改”是否走得深入、转得到位、改得出彩,需要建立评价机制。报社主管部门要定期督查,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建议。报社内部要定期召开“走转改”专题评议会,请报纸阅评小组、审读人员、读者代表、媒体义务监督员等对“走转改”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活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