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指南模板范文城市旅游规划期刊城市月光小说工作指南的意思
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举行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向大家发布和介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有关情况
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举行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向大家发布和介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有关情况。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先立德,我们常说德育为先。正像习总强调的,要教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为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和新的时代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新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围绕立什么德,如何立好德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要求,让中小学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今天我们请到多位嘉宾来共同向大家进行介绍和解读。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吕玉刚司长、俞伟跃副司长,来自江苏省教育厅的朱卫国副厅长,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的奚爱国局长,湖北省红安县教育局张喜坤局长。还特意请来了两位校长代表,一位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校长厉佳旭,还有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
为了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文件工作指南的意思。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落实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党的以来,习总系列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明确要求,对中小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6年12月,习总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上的重要讲话,对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激励学习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第二,适应德育工作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积极健康向上,同时我们也看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德育工作各学段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单一,德育工作的体系不够完善,德育工作还缺乏常态有效的开展机制等等。因此,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第三,回应基层教育部门的期盼。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映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家庭、社会,希望教育部能够出台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因此,这次出台《指南》就是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遵循,也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指南》的研制分三个阶段:一是深入调研。2016年6月,我部专门组建了课题组,开展《指南》的研制工作,邀请高校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地方中小学德育干部、学校德育工作者参与,在全面梳理政策文件,调研摸底地方情况,分析归纳各地德育工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指南》基本框架。
二是研究论证城市月光小说。2016年下半年,我部将文稿征求了高等院校的学者、中小学校长、党组织、班主任及品德课教师的意见,对《指南》的基本结构、呈现方式、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条件等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城市月光小说,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三是修订完善。今年上半年,我部就文稿先后征求了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意见。在多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指南》经教育部党组会审议通过后8月17号正式印发。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键在于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工作指南的意思、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中小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
指南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以及组织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方便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理解这个《指南》,可以用“一二三四五六”来概括:
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从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
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生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和德育工作的主导权,也就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保障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坚持遵循规律。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四是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当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我们德育工作绝对不能仅仅限于德育课程,要发挥德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要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工作当中去,落在细微之处。
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指南》着眼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好思想基础,着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既强调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又突出德育工作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
按照这样的目标设计,《指南》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很丰富,《指南》对各方面内容都作了具体的描述。
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有了目标、有了内容怎么落实?《指南》提出了“六大实施途径”。德育工作重在落实,要把德育目标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中,在总结提炼各地德育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突出了可操作性。
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强调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城市月光小说。这里也特别强调道德与法治课、语文课、历史课以及其他课程,因为这三个课程国家非常重视,教材都统编,我们今年组织三科教材的整体培训,在课程当中要落实德育工作的目标。
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场所,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团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城市月光小说、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
最后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怎么保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指南》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如何保障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实施提出五项明确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条件保障。将德育工作的经费纳入学校的经费年度预算,提供德育工作必须的场所、设施、图书、仪器设备等等。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重视德育队伍人员的选拔、培养,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四是加强督导评价。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指南》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对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动《指南》在各地各校落细、落小、落实,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召开一次部署会议。今年教育部将召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交流及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指南》的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制定实施手册。组织编写《指南》的实施手册,汇集各地的典型案例,提供给大家一种更加具体化的操作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三是加强宣传解读。邀请一批中小学德育领域的专家和校长撰写解读文章,在网站和相关媒体上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范围。四是纳入校长教师培训。将《指南》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校长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开展督导考核。将《指南》作为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管理、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主持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我们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指导性、基础性的依据。我们江苏将聚焦育人、聚智创新、聚力落实。我主要介绍三方面的情况:
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结果,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化推进,不断巩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我们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间加强课程基地、特色文化建设进行融合式教育,目前全省已经建设高中课程基地324个,小学特色文化项目198个。二是实践化育人,全力拓展德育工作新空间。我们主要是加强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现在创建了各类国家级示范基地30多个,包括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五个,以及我们自己的200多个项目。三是专业化培养,努力推动工作队伍水平的提升。做好德育工作关键是教师,我们搞了“省培计划”,特别是我们与上海、浙江、安徽进行长三角地区优秀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7年我们开始启动了“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主要是聚焦现实、问题导向、价值引领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育等等。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我们一年建设50个左右的中小学品格提升项目,今年50个项目已经部署下去,我们想通过这样的培育肯定会有一定的成效。
学了《指南》以后,觉得这个《指南》三方面的特点比较明显:一是明确四大学段目标,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从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四个阶段目标,这样划分很有针对性。二是明确了五大教育内容,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指向性。明确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非常有指导意义。三是明确六大途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包括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个方面,我们感觉到立意非常高远,又紧扣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我们下一步江苏在几个方面加以贯彻:一是制定好文件,深刻学习领会《指南》精神。二是加强创新,全面落实《指南》相关要求。我们将组织专家和德育教师来进行研讨设计,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江苏已经有的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中有关德育的一些内容工作指南模板范文,来加强指导和督导。三是及时总结,加强宣传,特别是宣传典型。通过推广宣传来进一步确保《指南》在我们江苏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习总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把中小学生价值观养成形象地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及时回应了习总的德育理念,是一份非常精准的指导性文件。《指南》基于“立什么德”“怎样立好德”等一些德育本源问题,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极为完整的系统厘清,既回答了体现顶层设计教育大局的理论性问题,又探索出了契合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的可行性答案。
《指南》的颁布,必将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工作的核心抓手,成为所有中小学校一切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区域德育工作。一是推动德育工作的体系化。继续强化德育工作在“泰州卓越教育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出台全市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梳理全市中小学德育品牌和特色,把德育的“六大路径”与“体系构建”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是推动育人方式的制度化。进一步深化泰州素质教育“5+2”工程,突出“主题德育”“实践体验”“未来素养”等行动计划,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发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三是推动文化育人的标准化。2014年我们出台了全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已经成为全市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我们将依据《指南》对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等具体要求,科学修订全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突出爱党、爱国、爱人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的校园文化营造,进一步突出“文化育人”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四是推动德育师资的优质化。“生以师范”。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德育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德育名师梯队,并将德育工作作为泰州卓越教师培养和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争做习总号召的“四有”教师,切实提升全市德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五是推动组织实施的精细化。强化党组织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加大学校年度考核中德育工作的比重。加大经费投入,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经费年度预算。建立全市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定期组织“第三方”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总之,我们将切实贯彻落实《指南》要求,在体系构建、制度建设、常态开展上下足功夫,并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德育方式,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贯彻党的精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指南》的出台,为红安县构建完整的中小学德育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保障。红安是“黄麻起义”策源地,全国著名的将军县,红色资源丰富、独特。我们将结合红安实际,加大贯彻落实《指南》力度,努力打造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红色主题德育升级版,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一是德育活动成系列。以《指南》确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为依托,将德育贯穿小、初、高各学段,形成有发展梯度、发展层次的活动系列;结合研学旅行活动,充分利用境内遍布的历史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分学段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德育;结合重大节日时间节点,按月份开展不同内容的德育,做到既有学段,又有月段,形成系列化,实现实践育人。
二是德育课程有特色。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国家+地方+校本的立体课程结构。按规定开足《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利用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红色精品课程,策划经典线路,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编写《将军的摇篮》、《永远的丰碑》、《将军童年的故事》等系列读物,编写地方德育教材《红安县将军城小学传统教育读本》,实现课程育人。
三是德育队伍重协同。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全员育人队伍,既明确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德育职责,又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既做好团委、妇联、关工委组织参与德育的协同性,又邀请老红军、老教师、老干部、老专家到学校做德育报告,形人重德育,处处抓育人的局面,实现环境育人。
四是德育阵地全方位。《指南》指出,德育实践是实施德育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是德育主阵地城市旅游规划期刊,我们要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利用红安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整合遗迹遗址、纪念园、烈士陵园等社会资源,优化社区教育组织,通过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做到连通校园内外;充分利用校讯通、班级qq、微信等新媒体,搭建德育交流平台,促进新媒体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校内、校外、新媒体立体育人网络,实现全方位文化育人。
五是德育工作拓思路。面临国际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要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德育工作督察考评机制,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科学、系统、有效的理论支撑和保障机制,实现管理育人。
立德树人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扎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打好红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形成红安德育特色,塑造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好建设者和人。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认真把握《指南》精神 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为明确的目标和规范,指出了更为清晰的方向和路径。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全面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南》就是对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如何立德、如何树人做出明确指导的德育工作专项文件。要充分认识《指南》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重要作用,自觉那些虚化、淡化、弱化学校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不良思想和倾向。德育,任何时候都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也是中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方向保障和动力来源。
《指南》集现实性和长效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传承性和创新性于一体,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可循之章法,也是必循之章法。一方面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扎扎实实贯彻,逐项落地,逐条生根;同时,要结合学生、学校、地区的教育实际,不断创新内容和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各项目标、内容落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落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落到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中去。
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师德规范、督查和考核,强化师德教育、宣传和引领,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德促教、以身立教意识,提升教师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让每个教师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其次,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大对班主任、团队干部、德育干部和校长等“关键少数”德育队伍的选拔、教育和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和保障他们在绩效工资、岗位聘任、职称评聘、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各方面的优先地位,让他们成为学校里最受尊重、最受关爱、最有干劲、最有作为的人。
学生美好德性的培养、健康品质的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就在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就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工作之中。这些恰恰构成了影响学生终身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乃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核心素养。要始终坚持一颗宁静、淡泊、真诚乃至虔诚的教育之心,守住教育良知和使命,按照教育本质和规律办学。
总之,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指南》要求,更好地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和伟大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领导和专家,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颁布,对于中小学校有着非常鲜明的导向和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是建立清晰而又整体的育人格局。这样的育人格局,中小学生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认同并拥护我国的基本制度,这对中小学落实德育工作,让孩子成为自觉体现“四个自信”,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有着非常好的导向作用。《指南》明确了各个学段德育工作的侧重点、五大板块的德育内容体系、六大德育工作实施途径等,为基层学校聚焦德育工作,开展实践创新行动提供了完备的政策支持。
二是提出德育工作要落细落小落实。学习知识、获得能力、习得健康品格和良好行为是学生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相伴在一起。不能只是像过去那样笼统地提德育工作是学习过程中的渗透和学习内容上的附加,而应该是有学习的发生就应该有德育内容的实现。德育工作要克服大而空、大而全的说教方式,创新德育实验方式,走出宣讲式的惯性思路,把我们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内容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在我们每一天的行动当中去。
三是强调德育工作要回归常态。知行合一,就是将学生日常生活与社会能够最大限度的对接,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蕴含在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做好学生成长的“四个引路人”。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颁布对于我们学校创新德育工作实践也有了非常好的支持和引导。第一要创新学校的工作,强化“真实的学习”。学习发生在学习的足迹所致和人际关系所在,我们用真实的学习作为课程构建的主线,将做人、做事、爱党、爱国、爱家乡这样的要素蕴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假期的时候我们学生围绕“一带一路”开展项目学习,其中有一部分孩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沿线几十个国家做了梳理,从首都、建交时间、贸易方式到货币结算,突然发现用的是美元和英镑,当孩子发布时就本能地说什么时候我们的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通用的货币,所以这种爱国的情怀是伴随孩子的学习过程。我们要创新德育工作,让它成为孩子的“正餐”而不是“点心”。当然还有老师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学生创造、平等、友善、诚信这样的一种学习过程,来让我们的孩子体会什么是,什么是尊重等等。
二是培养“规范的学生”城市月光小说。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将来走向社会依然能够用得上的行为习惯,我们提出了家校、师生、亲子之间一系列的行为要求,比如一步一步上下台阶,室内自然行走不奔跑,包括我们在不同空间使用不同的音量等级,每个老师、家长大家用的是同样标准化的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家长都要做到,校内校外是一样的,我们想用这样的方式使得我们学生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规矩,将来能够成为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三是积极形成“健康的生态”。我们认为学校、家庭、社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合作伙伴。学校存在于社区之中,这几年我们中关村三小开展了“好老师进社区”“邻家孩子”“周末公益课”“家长志工”等方式,来构建一个紧密联系的家校良性互动平台,形成一个学校教育共同体,让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孩子服务社区、连接社会的共同学习中心。谢谢。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有的地方,劳动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下一步教育部准备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呢?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劳动教育对我们中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习总多次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指南模板范文,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教育部对在中小学生当中加强劳动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视的。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中小学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作了全面部署,这个文件有很强的指导性。之后教育部设立了劳动教育的实验区,召开了总结会议,推广了一些劳动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典型经验,各地各校也越来越重视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劳动教育。
如何进一步的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在这一次我们印发的《指南》当中,特别是在实践育人当中做了专门的强调,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按照这次颁发《指南》的要求,加强劳动教育要把握好几点:
第一,广泛深入的加强劳动重要意义宣传。特别是在广大中小学校、广大教师和广大中小学生当中进行宣传,使我们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小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这一条非常重要。
第二,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劳动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有两方面:一是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为不同的年龄段开展劳动的内容、项目可能是不一样的,要注意这个问题。二是注意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城市和农村也不一样。要充分利用好社会的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在城里不一定非得跑到农村搞劳动教育,在农村也不一定非跑到城里来,要把握好这些,重在培养一种劳动观念,体现劳动价值,尊重劳动的创造,主要是培养这种劳动意识。
第三,开展劳动教育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家长做一点家务,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二是积极参加社会劳动。这种社会劳动要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去。教育部刚刚研究了我们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的指导纲要,指导纲要当中也包括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和综合实践课的开展紧密衔接,融为一体。三是志愿服务,鼓励我们的学生力所能及的开展志愿服务,多做一点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个工作当中,我们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劳动教育实验区改革的力度,及时总结改革的经验,加大推广宣传的工作,使劳动教育在我们中小学生当中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开展起来,取得更好的实效,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谢谢。
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是除了学校教育以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现在我们也看到家长也会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像城市的家长他们用各种教育理念已经武装到牙齿了,可能在广大农村很多孩子就变成了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这一块可能基本上会是零或者很少。请问教育部在下一步家庭教育这方面有一些什么比较大的措施和举措?谢谢。
你提的问题非常好,习总有一年春节讲话里专门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2016年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对家庭教育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这次出台的《指南》里也明确指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好,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也好,还是统筹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等等方面,都有一些顶层的设计和对地方工作的指导。我们也专门选取了10个地方作为家庭教育的实验区,主要是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积极探索。去年下半年我们专门在成都召开了关于家庭教育实验区的经验交流会,大家可以到成都看看,那里有很多非常好的实践。
刚才有记者问到劳动教育的问题,吕司长讲的观念转变非常重要。刚才您问到农村和城市可能有区别,其实城市里的部分家长重视劳动教育,但受条件限制,一些农村孩子从小就会参加一些劳动,我们每年评选出来的最美孝心少年,都是未成年人承担着赡养老人和负责整个家庭劳动的任务,反而城里的孩子没有劳动的场所和机会。所以家长应该是保障孩子劳动的权利,至少是鼓励孩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做好家务活。我们学校要教育指导孩子做好校内的一些基本劳动。然后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让孩子们更多的去实践,去走向社会,去体验生活。另外,我们本身就有相关的综合实践的课程,刚才吕司长也谈到,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落实方案,不久印发以后也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随着中考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关于学生参与劳动、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的考核等方面,我们也会加强督导考核和检查。地方有很多好的实践,比如说成都金牛区,学生有一个劳动教育护照,所以家长很多时候要带领孩子共同来做家务。
下一步我们继续把家庭教育纳入重要的日程,总结各地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家庭教育的工作途径和机制,通过家长、学校,通过家访,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发展委员会等等,发挥我们学校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将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二方面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我们关于加强学区建设里面也讲了,优秀教师进社区这也是一个地方很好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方面是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验区总结工作指南模板范文,把一些好的模式、好的典型、好的经验来进行宣传和推广,引导全社会来重视、支持我们家庭教育的工作。谢谢。
在9月1号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已经成为现在每年开学季的一种品牌活动,能否请谈一谈教育部对于开办《开学第一课》这样的节目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开学第一课》还是很受关注,据统计反映,收视率仅次于,所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认可。应该说办《开学第一课》也是我们推进德育工作创新的有效的载体。从2008年开始到今年已经10年,也很不平凡,树立了品牌。我们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和有关社会各方面对《开学第一课》大力的支持。
10年来,这个节目以知识守护生命、我爱你中国、我的梦中国梦、美在你身边、先辈的旗帜等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中华骄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包括中国梦的教育、感恩的教育、美德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传统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等等。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寓教于乐,生动活泼,深受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我们也回顾总结了一下《开学第一课》,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将宏大的史诗读成一个情感小故事,也就是刚才我们讲的将德育工作落在细微处,变成小故事走进学生的心田,引起强烈的共鸣,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看得进去,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二是重视知识性与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是很有品位、很有艺术价值、很有思想性的节目,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学生们想看、爱看、喜欢看。三是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评价,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开学第一课》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益探索,也是开展德育工作很好的载体。我们已经和央视沟通,近期我们对10年的历程要做一个回顾和总结,把这个品牌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亮、越来越让广大学生更加喜欢它,这台节目我们肯定会坚持做下去,会越办越好。
我补充两句,因为《开学第一课》从2008年到今年是走过10年,我是一个亲历者,也是一个参与者,应该是见证这个节目从无到有,从2008年首创一直到现在走了10年。刚才吕司长介绍第一年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想起当时央视的主创团队也是想在每年开学季的时候,各个学校都会上第一课,他们当时想策划能不能有一个概念,全国的中小学生利用电视的载体同上一节课,因为央视有很好的资源,收视面特别广,尤其是让边远贫困地方的孩子们享受到这种资源。2008年9月份,我们教育部正在搞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月,双方一拍即合,觉得有这样一种形式尝试很好。 2008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汶川大地震,举国悲哀;一件是北京奥运会,举国欢庆。怎么能够把伟大的抗震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我还记得当时的导演许文广他们的团队下了很大的功夫,后来提出主题是“知识守护生命”,希望能够教给孩子们遇到大的灾难的避险知识。然后又请了我们当年的若干位奥运会的冠军,因为当时正好是8月8号开奥运会,8月底录制节目的时候,若干位奥运会冠军,包括姚明这样的知名运动员和孩子们同上第一节课,教孩子们有关的知识。
第一年的探索下来效果还不错,第二年、第三年一步一步就走了下来。吕司长刚才介绍的每年都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契合了当年的国事、大事。最近的三年,比如说前年,大家都知道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这个主题是“不朽的英雄”城市月光小说,向中小学生讲英雄的故事。去年是“先辈的旗帜”,给孩子们讲长征的故事。今年是“中华骄傲”,讲我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都是非常好的主题。主题特别宏大,但是落点很小。刚才各位嘉宾介绍的我们德育工作要落实、落细、落小,形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嘉宾也是社会认可的,其实每一年的节目大家注意到,请的嘉宾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本厚厚的书,都能讲很多的故事,都是正能量的东西城市旅游规划期刊,效果也是好的。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德育课,这个课既是给孩子们看的,也是给家长们看的。我们每年都发通知,希望家长们能够陪着孩子们一起看。其实也是办给全社会的,就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向全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年前办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忐忑不安,不知道以这种组织的形式让两亿多的孩子们同上开学第一颗到底效果怎么样城市旅游规划期刊。十年走下来,我觉得实践证明还是好的,所以下一步我相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有我们主创团队的努力,我们节目也会越办越好。
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因为市场刚刚起步,也有一些鱼龙混杂和一哄而上的现象,教育部在下一阶段将会采取哪些行动保证研学旅行有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谢谢。
研学旅行是我们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教育部高度重视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去年我们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个《意见》对我们这项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过去我们经常讲研学旅行,可能国外讲的多,我们国内讲的少,这次我们把研学旅行从意义、目标、原则、途径、组织等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部署。这个文件下发以后,各地高度重视,我们也接到不少地方向部里报告他们推动研学旅行工作的经验。
下一步做好这个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特别是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以及家长,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二是加强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我们目前正在做这个事情。要动员社会广泛的资源,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包括我们祖国大好河山,包括我们工厂、农村、企业、学校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研学旅行的基地,让我们的学生去看、去体会、去感悟。我们目前各个省正在报送,计划在9月份能够完成第一轮基地的筛选工作,还要命名挂牌。三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一个研学旅行基地的网络,每个基地的课程资源、特点、接待条件等等都上网,大家一看就知道。我们首先鼓励就近搞研学旅行,根据年龄的不同特点可以搞跨区域的研学旅行,也包括营地的建设都在做。四是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走马观花看一看,要有课程的开发,到一个地方去,特别是我们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文化的内涵、的精神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讲解员的培训,要体现这个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不是让普通导游简单介绍介绍就行了,要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爱听、听得懂和听得进去,因为给中小学生讲和给讲是不一样的,要加强这方面的资源建设。将来也给适当的经费支持,以奖代补的方式。还有是规范市场的管理。我们文件当中对这方面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发挥好旅游部门、交通部门等各方面的作用,要有规范的协议,要有安全的保障,要有事先应急处置的措施准备等等,要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我们希望能够推动研学旅行工作逐步地发展起来,成为我们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渠道。谢谢。
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到此结束。明天上午我们继续举行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向大家介绍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进展情况。大家知道,2007年国家发布相关的政策到现在已经是整整十年了,我们明天主要是向大家介绍近年来尤其是党的以来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进展,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参加。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